新华网:武汉硚口加快城市更新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日期:2023-01-03 10:30
【 打印 】 【 扫一扫 】
【 字体:  】

图为硚口区繁灯初上的汉江湾。汉江湾位于武汉市二环线与三环线之间,硚口区充分利用汉江湾天然资源禀赋和广阔空间优势,突出生态发展主题,通过城市更新,完成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和城中村改造,打造出一个生态、商贸为一体的宜居宜业区

武汉市硚口区是大汉口的起源地,是近代工商业的发祥地。近年来,硚口区以城市更新为抓手,不断推进城市功能完善、品质提升,推动区内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硚口区六角亭街道荣东社区南抵中山大道,西至武胜路,北靠京汉大道。2022年7月,63岁的居民刘爱民从女儿家搬回荣东社区。“社区经过改造后焕然一新,出门10分钟就是恒隆广场,旁边还有地铁有轻轨,我肯定要搬回来住。”刘爱民说。

图为荣东社区经过改造后焕然一新。居民召开“大树下议事会”,共谋社区建设

  荣东社区始建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地处武汉市繁华的“闹市”,是商业和居住俱佳的“黄金地段”,居住在这里的居民曾令人艳羡。然而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近年来荣东社区一下显得落后了很多。

  为了让居民住得更舒心,2020年9月,荣东社区启动老旧小区改造,主要包括拆违工程、市政工程、建筑工程、景观提升、智能化工程等。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紧张施工,小区改造完成,这里斑驳老院变成了文化长廊,渗水的墙体修补了“筋骨”,各种管线“蜘蛛网”全部入地。荣东社区还新建了幸福食堂,增加了智能化门禁。小区面大变样,以前不少搬走的住户又陆陆续续搬了回来。

  在硚口区,越来越多的居民住的越来越舒心。硚口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2022年,硚口区改造老旧小区29个,惠及居民5.3万人。近年来,硚口区累计实施老旧小区改造230万平方米,全区累计实施搬迁改造8.7平方公里、建筑面积1980万平方米。硚口区还大力拓展保障性住房建设,全区新建近万套公租房。目前,硚口区有公租房13464套,分散在13个不同小区;有保障家庭15588户,全区保障房数量和保障家庭数量均居武汉市前列。

2022年12月31日,硚口区中心医院项目主体结构顺利封顶

  不但要让居民住的好,还要生活的好。近年来,硚口区不断加大医疗保障和教育投资建设力度。2022年12月31日,硚口区中心医院项目主体结构顺利封顶。项目总用地面积约3.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5.5万平方米,规划建成约800张床位,配置地下停车位1240个。这一项目计划于2023年正式投用,届时将成为硚口区医疗服务中心,可为周边14万居民提供医疗保障服务。

  硚口区不断提高教育均衡化程度。全区新建15所中小学,新增中小学学位18230个。硚口区32所中小学通过市级素质教育特色校评估,53所中小学通过市级现代化建设评估。全区新增32所幼儿园(含办学点),新增公办园幼儿园学位7650个,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比例由39%提升至52%。硚口区公益普惠学位占比连续六年达80%以上。

图为位于汉正街东片的武汉BFC复星外滩中心项目效果图。过去,这里曾是棚户区;未来,项目建成后将与汉正阳台紧密相连,构成汉正街·武汉中央服务区,成为武汉的又一重要窗口

  城市更新不断推进,为硚口区城市发展拓展了土地空间,全区通过搬迁安置4.59万户居民,出让土地6100亩。城市更新推动了硚口区经济社会发展,带动投资3000亿元,实现税收320亿元,留下2000亩待供土地,以及1500亩工业用地和城中村产业用地。一大批高品质项目纷纷落户,助推硚口区产业实现转型升级。如今全区新增产业面积560万平方米,现代商贸、健康服务、科技服务等三大特色产业正在不断做强做大。

  硚口区提出,“十四五”期间,将着力激活产业空间、培育产业生态、创新产业模式,进一步加快产业发展,形成现代商贸、健康服务、科技服务等三大产业引领,现代服务业主导、战略性新兴产业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为全面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编辑:殷茵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武汉市人民政府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