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想给所有需要的留守孩子建一间“公主房”

来源:长江日报 发布日期:2023-03-08 16:48
【 打印 】 【 扫一扫 】
【 字体:  】

“马兰花呀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们在说话,请你马上就开花。请问能开几朵花?”

张六英在杨井小学和孩子们做游戏

2月27日下午,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杨井小学。一年级、二年级两个班共14名孩子正在上体育课。儿童社工张六英正带着孩子们做游戏。

“三朵花!”张六英话音刚落,孩子们就三个三个抱成一团,14名孩子落单了两个。

张六英走向落单的那个男孩,俯下身轻声问:“你爸爸妈妈在家吗?”小男孩摇了摇头:“妈妈走了,永远也不回来了,爸爸不管我。”张六英温柔地抱了抱这个叫然然的孩子,才开始下一个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张六英是武汉爱熙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爱熙”)驻梁子湖区的主管,作为政府购买的服务,张六英和她的7人团队承担着梁子湖区1300多名留守儿童和800多名困境儿童的关爱服务。

做农村留守儿童的社工服务

90%靠情怀,10%才是靠专业

2020年10月,张六英成为一名儿童社工,此前她在武汉做过高档女装专柜的销售和店长。

当年负责招聘她的爱熙前梁子湖区主管杨美丽介绍,当时要求应聘者要有大专以上学历,张六英高中没有读完,并不符合条件。但张六英是两个孩子妈妈的身份和她愿意照顾孩子的意愿打动了她,她破格录用了张六英。杨美丽说:“真爱孩子还是假爱孩子,一眼就能看出来。她是真的爱孩子。”

身高1.71米的张六英蹲着身,被她抱在怀里的然然安静而满足。这样的举动,张六英做得自然而然,她此时的身份就是一个妈妈。活动过后,张六英嘱咐然然:“有什么事找阿姨啊!”

“这些孩子长期缺乏母爱,我不可能替代他们的妈妈,但我希望能给他们我能做到的。”张六英说。

在梁子湖区,留守儿童的父母绝大多数曾经是留守儿童。为了避免当年留守时的种种缺失,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或者妈妈在家陪伴孩子,或者在工作所在地租房把孩子带在身边,因此,现在梁子湖区的留守儿童已经大幅减少,不足当年的1/4。张六英照顾的1300余名留守儿童大部分是父母离异的孩子。

梁子湖区涂家垴镇万秀村妇联副主席邓芳龄告诉长江日报记者,795人的万秀村共有16名留守儿童,其中14名是父母离异。早年留守儿童的父母,在农忙时或者大的节假日会回家,但现在父母离异的留守儿童,父母把孩子丢给孩子的爷爷奶奶很少回家。

有一次在太和镇搞活动,张六英注意到一个第一次来参加的瘦小男孩,上前问他:“你是怎么来的?”“我自己来的。”“你妈妈呢?”“我妈妈死了。”张六英心里一痛,拉着孩子的手说:“等下阿姨送你回去啊!”

活动完了,张六英牵起孩子的小手,“你带路啊!”孩子来参加活动时,从家里穿过一个菜市场就到了,很近。但他牵着张六英的手回家时,绕着太和镇走了一个大弯。一路上,孩子蹦蹦跳跳地走着,时不时歪着头对着张六英笑。在路上,张六英得知这个9岁男孩的母亲几个月前去世。

“小男孩总是希望自己的妈妈年轻漂亮温柔,孩子的这个小心思必须满足啊!”这个失去母亲的孩子,在回家的路上把张六英当成了自己的母亲。

社工是从事专门性社会服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湖北省一些机构和组织开始购买社工服务,为老人、儿童等特殊人群提供专业的、精细的社会服务。在入职社工这个行业的第三年,张六英考取了社工证。

做了3年儿童社工的张六英最深的感受是,做农村留守儿童的社工服务,90%靠情怀,10%才是靠专业。她说:“你再有专业,心不到也不行。更多时候,用不上多么高深的专业,只需要你抱抱他,跟他说说话,陪他走一段路,让他感受到你关心他就好了。”

在小雅的“公主房”,张六英辅导她做作业

给孩子一个轻轻的拥抱一个温柔的眼神

没有技巧,只是一个善良女人的本能反应

张六英负责的项目是梁子湖区团委与爱熙签订的,项目名称为“筑梦前行温暖童心”。要求张六英与她的7人团队每年要开展53场活动,其中大型活动5场;15个矫正孩子行为的个案;10个小组活动。签订今年的合同时,张六英建议增加小组活动的数量,她在工作中发现,小组活动效果比较好。所谓小组活动,就是把问题相同的孩子召集起来,开展5次针对性的活动。

数字的背后,是一个个各异的家庭、一个个性格鲜活的孩子。

有一次,张六英在一所村小学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最后一个环节是有奖问答。张六英注意到一个孩子始终低着头,不敢看人。她走过去俯下身贴着孩子的脸说:“你悄悄告诉阿姨答案,我就把这个奖品给你!”没想到,孩子害怕得哭了起来。

第二天,张六英和同事专门开车去了这个孩子家里。留在村里的人不多,都是老年人。孩子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平时不上学时就是一个人在家,没人说话,更没有同伴一起玩耍,安静、胆小、孤独。走时,张六英抱了抱孩子。

第二次,张六英到这个学校搞活动,请孩子们大声介绍自己。那个曾经吓哭的孩子第一个走上讲台大声地介绍自己。张六英回忆:“我们其实就是去孩子家里了解了一下情况,就让孩子感受到了他是被重视的。”

很多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陈旧的思想观念,不可避免地对孩子产生一些影响,对孩子健康成长不利。张六英和她的同事们面对的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带着孩子们健康地走过他们的童年。

一个名叫香香的小女孩出生后就和奶奶相依为命。2020年下半年,性格有些内向、胆小的香香被纳入个案,目标是通过至少5次的帮助,让香香变得阳光开朗一些。

第一次入户调查,看到香香早餐只有稀饭,张六英对她说:“明天早晨阿姨来接你出去吃早饭。”第二天早晨,张六英骑着电动自行车来接香香,香香不知道如何坐上车,小脸涨得通红。

“我儿子比香香小,坐上来顺溜得很。香香从来没有坐过妈妈的自行车,才会这样。”事情过去了快3年,张六英还在为这个孩子心痛。

2021年4月,香香的个案结束了。在半年时间里,这个曾经内向的小姑娘变得开朗些了。

但张六英对香香的关心并没有随着个案结束而结束。她经常接香香到自己家里吃饭,给留守老人开展活动时也带着香香去做小志愿者,让香香在帮助他人的同时增长见识,走出家庭给她带来的自卑和怯弱。

“她还可以吃上肉。”这也是张六英带着香香的“私心”。香香和奶奶的餐桌上长期是一碗青菜和一碗咸菜,偶尔会有蒸鸡蛋,开展老人活动时,一般都会包饺子。

现在读小学四年级的香香在学校成绩不错,懂事乖巧的她终于有了小女孩的活泼和开朗。

项目中约定的事项,每做一项都会有文字或照片或数字留痕。做了多少不留痕的项目之外的事,张六英说不上来,她也不会刻意去记住这些事。一个轻轻的拥抱、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温柔的眼神,做的时候没有专业技巧,只是一个母亲、一个善良女人的本能反应。

留守儿童住进了“公主房”

躺在床上,小女孩说在梦里都在笑

去年“六一”前夕,梁子湖区万秀村、涂镇村的5名留守女童搬进了张六英为她们专门改造的“希望小屋”。

墙,新刷了粉色或白色或淡黄的无甲醛乳胶漆;1.5米宽的床上,是精心挑选的床单被套,上面是孩子喜欢的漂亮的卡通和花朵图案;新配的衣柜足以放下孩子一年四季的衣物;书桌上放着明亮的台灯,天花板的吸顶灯图案是星星。窗帘拉上后,挡住了窗外的杂乱,也营造了良好的睡眠空间。

2月20日,记者随邓芳龄穿过细屋杨湾一个两层楼的杂乱堂屋,来到后面一个小平房前,左边的房间堆着劈柴和农具。右边的门一打开,迎面而来的是一个憨态可掬的兔子。明亮整洁的房间一角,除了统一配备的床、书桌和衣柜,角落里一张破旧的木椅上,摆放着发卡、皮筋、梳子、小圆镜子等小女孩喜欢的小物件,东西多而细小,但被小主人摆放得整整齐齐。

这是张六英为欢欢打造的“希望小屋”,村里来看过的人都说这是欢欢的“公主房”,“跟童话中的房子是一样的”。

欢欢的爷爷奶奶生了3个儿子。3个儿子都离了婚,留下3名留守儿童。今年读小学二年级的欢欢是3名孩子中最小的,也是留在爷爷奶奶身边唯一的孩子。“公主房”原来堆放着杂物,欢欢跟爷爷奶奶挤在一张床上。

张六英在入户走访中发现,很多留守儿童跟爷爷奶奶睡在一起。张六英在给女童上安全课时,会跟她们讲,换衣服时锁好门,不要让其他人进来;女孩子有哪些隐私部位,这些部位是不能给别人看到的。

这些父母离异的孩子,整个童年没有妈妈的陪伴,更缺乏妈妈的保护和教导。张六英意识到,除了教会她们自我保护的意识和本领,还需要给她们提供独立的私密空间,这对孩子健康的性别意识和健全的人格养成十分重要。

在农村,即使再困难的家庭也会有空余的房间,对于留守儿童来说,想要一个单独的空间,阻力来源于爷爷奶奶陈旧的观念。怎么才能让孩子有单独的房间呢?张六英想到帮助孩子打造一个这样的空间,用事实和行动影响爷爷奶奶,让孩子孤寂的缺乏父母之爱的童年有梦想、有希望。

说干就干!最初的经费是从爱熙不多的项目经费中挤出来的。刷无甲醛乳胶漆,一套床品、一张床、一个衣柜、一个书桌、台灯和吸顶灯。每一个物料,张六英都要左挑右挑,既要质量好,图案漂亮,又要价格实惠。最后,连工带料,第一批5间“公主房”每间的投入是4000元。

香香是5个“公主房”的小主人之一,她原来一直跟奶奶睡。第一次拥有在梦里才有的房间,躺在宽大的床上,香香说:“我在梦里都在笑。”

每一个女孩都有一个公主梦,每一个男孩都有一个白马王子梦。在这样的梦里,他们漂亮可爱,被人喜欢,被人重视。“公主房”把这个梦想变成现实,点亮他们心中的光,同时也在无形中影响着她们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

涂镇村轩轩和她的“公主房”

记者采访中走访了几间“公主房”,每个房间都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与其他房间形成鲜明对比。“这些都是她自己慢慢学着收拾的。”欢欢的爷爷说。

第一批“公主房”推出来后,引来了5万元的社会爱心资金,去年下半年,张六英又为5个留守女童改造了5间她们自己的房间。后来,因为看到在梁子湖区一楼的房子非常潮湿,张六英又加铺了防潮的地板胶,第二批“公主房”每间房成本增加到5000元。

“今年这个工作还要做。”张六英请梁子湖区87个行政村的妇女主任帮忙摸排了需要“公主房”的孩子,有近80个,除了女孩,还有男孩。今年的“筑梦前行温暖童心”项目资金可以承担5间,其余的改造资金全部需要张六英去给孩子们找到社会资源。

给留守儿童送去些许光

也许他们的未来真的会不一样

70多间“公主房”,按每间成本5000元计算,至少需要35万元。“一定要完成的。”张六英不谈难处,只说决心。她的决心是尽快把爱心资金筹集到,实打实地帮助到这些孩子,“孩子们一天天在长大”。

今年37岁的张六英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她出生在梁子湖区周进村。那里是山区。张父靠孵化小鸡仔走村叫卖,养育着6个孩子。

家里姊妹多,生活拮据,张六英打小就自卑胆小。她说:“就跟香香当时一样的,也跟那个低着头不敢回答问题的孩子是一样的。”

自卑的她曾经总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处处不如人,不敢有梦想,因而自动放弃了很多机会和努力。张六英在成年工作以后发现:“没有天生就具备能力的人,世上无难事,只要自己肯用心,都能把事情做好。”

“自卑最终会限制一个人的发展。”张六英从自己的经历中悟出这个道理,母亲的教导和关爱,可以帮助幼小的孩子克服自卑。作为母亲,她坚持两个儿子自己带。

“留守儿童大多有自卑心理,就像我小时候一样。”作为社工,张六英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这些孩子不再走自己走过的路。“给他们的童年送去些许光,也许他们的未来真的会不一样。”

香香在两年多时间里的改变是巨大的,令张六英欣喜的还有孩子们点滴的改变。

春季开学后的一天,她去接上中学的儿子放学,跑过来一个男孩,高声地对她说:“张阿姨,我记得你!”张六英一眼就认出了这是新屋小学的准准,来太和中学读七年级了。前年,她去新屋小学搞活动时,这个孩子低着头,一声不吭,现在像变了一个人。

编辑:宗夏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武汉市人民政府微信公众号
进入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