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博新馆迎来首批参观者

文旅博览会嘉宾:近距离接触楚风楚韵备感震撼

来源:长江日报 发布日期:2021-11-27 07:58
【 打印 】 【 扫一扫 】
【 字体:  】

嘉宾参观虎座鸟架鼓。记者万建辉 摄

26日上午,参加首届中国(武汉)文化旅游博览会(以下简称“文旅博览会”)的各省嘉宾打卡武汉网红景点,先后参观湖北省博物馆新馆、东湖绿道、黄鹤楼,即将对公众开放的省博新馆以崭新面貌迎来了它的首批参观者。

■ 楚文化令嘉宾啧啧称奇

26日上午,嘉宾第一站抵达湖北省博物馆新馆,首先参观了曾侯乙展厅。大家围绕着曾侯乙编钟拍照,听讲解员讲解,不时发出赞叹声。不少嘉宾询问曾侯乙编钟有多重,是否能演奏。嘉宾们还参观了展厅内单独陈列的编钟钟梁、彩漆撞木、曾侯乙编磬。

越王勾践剑展厅位于省博新馆二层中部,分为“越国春秋”“惊世发现”“剑中王者”三个单元,以越国历史作为切入点,介绍“越王勾践剑”背后的历史故事与科技成就。

来自福建省文旅部门的嘉宾肖长培说,亲眼看到曾侯乙编钟感到特别震撼,还有国宝级的文物越王勾践剑,真的很难想象,我们的先祖有这样的智慧,创造出如此精美器物。文旅博览会放在湖北武汉办,展示了武汉这座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丰富的文旅资源,也表明英雄城市武汉浴火重生,进一步焕发生机活力,阔步走向新时代的风貌。

楚国八百年展厅位于省博三层中、西部,分为“开疆拓土”“礼俗百业”“上下求索”等单元,打破以材质为主要门类的叙述脉络,吸收新的研究成果,突出楚人“筚路蓝缕”“一鸣惊人”的精神内涵,从物质到精神、从文献到文物,全面展示楚国的历史和文化。

在楚国八百年展厅,嘉宾们的注意力被具有雄奇荆楚特色的虎座鸟架鼓所吸引。讲解员介绍,它2002年出土于湖北枣阳九连墩楚墓2号墓,年代为战国中晚期,它通体髹黑漆,饰有红、黄、银白多色彩绘,稳重的虎座与飞扬的凤架彰显了楚文化的浪漫与神奇。从虎座到凤架,从形制到彩绘,及其精美程度,都称得上楚国髹漆艺术的代表作。

曾世家展厅、梁庄王珍藏展厅、书画珍秘——湖北省博物馆藏馆书画精品展厅……嘉宾们在讲解员带领下细致观赏了这些展厅里的文物。郭店楚简《老子》乙的竹简原件,让大家在陈列的展柜打了围。它1993年出土于荆门郭店1号楚墓。《老子》又称《道德经》,成书于春秋末期。郭店楚简《老子》乙抄写于战国中期,早于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老子》帛书,是目前所见的最早的《老子》传抄本。

曾伯桼铜壶、彩绘凤纹石编磬、吴王夫差矛、人擎铜灯……一件件代表着楚文化特色的珍贵文物令嘉宾们啧啧称奇。

来自天津的文旅博览会嘉宾陈冰说,看到这些珍奇文物花纹精细、思路精巧确实震撼,它们既是楚文化的代表,也是中华文化的代表,代表着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到一定高度的技术结晶。

■ 游东湖绿道登黄鹤楼 嘉宾赞叹江山如画

参观完省博新馆,来自湖南文旅部门的嘉宾刘先生说,整个展馆的内容特别丰富,历史底蕴沉淀非常深厚。他表示,湘鄂两地是相连的两个省份,文化一脉相承,目前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对推动湘鄂两省的文旅交流非常有帮助,两地都有很好的历史文化积淀,相信随着本届文旅博览会的举行,两省的文化旅游发展交流能更上一个台阶。

嘉宾们乘车从省博穿过东湖隧道,从东湖磨山沿绿道缓行抵达梨园,穿越了东湖绿道主干线,沿途欣赏东湖绿道美景,感受武汉独有的湖光山色和城市内湖生态系统。

在黄鹤楼,嘉宾们边听讲解员讲述白居易、崔颢、李白关于黄鹤楼创作诗篇的故事,边逐层登楼。更上一层楼远眺,望两江四岸,有嘉宾不自觉地赞叹:“江山如画!”

在黄鹤楼五楼的廊道上,来自福建的肖长培向记者表达了和湖南嘉宾刘先生相似的看法:福建和湖北文旅合作前景很广阔,福建山海交融,文化多元,有闽越文化、妈祖文化、客家文化;武汉这里是楚风楚韵,还有三国文化,两地文化异域性强,也就意味着互补性强,有着较大合作空间。相信通过此次文旅博览会,能增进两地文化旅游资源交流,共同推进一些文旅合作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