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一家企业产品预装到全球50多家车商

来源:长江日报 发布日期:2022-06-02 16:09
【 打印 】 【 扫一扫 】
【 字体:  】

在汽车越来越智能的时代,“车联网”这个词开始频繁出现在大众的视线中。

6月1日,在武汉软件新城,长江日报记者看到一款让手机屏幕和汽车屏幕连通的软件:当手机靠近汽车,蓝牙连上,手机屏幕就会投射到中控屏上,车主可以在屏幕上自由滑动,选择地图导航APP、音乐APP等,对接十分顺畅。同时,手机还可以做其他事情,两者互不影响。

这款软件叫“亿连”,其开发者冉龙波是武汉卡比特信息有限公司创始人。目前,该企业与国内80%的中控屏厂商、十多家龙头车厂建立了合作关系,产品预装近6000万。

■ 向手机芯片“借东风”

用手机算力满足汽车智能化需求

“现在开车常常都不用车内导航,而是用手机导航。车内导航无论是操作还是升级,都不方便,同时系统也落后很多。”冉龙波表示,由于车规级芯片要求更高,其性能往往落后消费级芯片5—8年,如何保证智能汽车软件的性能是一大难点。

“汽车是大规模生产的产品,对成本非常敏感,成本控制对硬件算力会有一定约束,而且在车上装软件收费也很高。”冉龙波认为,手机是个人信息化的核心节点之一,手机和汽车连接一定会爆发神奇的化学反应。

为什么不借用手机芯片替汽车工作?冉龙波与他的团队成功开发车联网软件“亿连”。通过USB或Wi-Fi将手机屏幕与汽车屏幕互联,手机操作后,汽车屏幕上同步使用相同功能,借用手机芯片的强大性能来满足中控屏所需的导航、听歌、通话等功能。

“即便是旧款汽车配置的小屏幕,装上软件后也可以从传统导航仪变身智能车载系统。”冉龙波向记者介绍说。

伴随着芯片的“外置”,升级车载系统就简化为升级手机软件。同时,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等软件无须另外购买车载系统版权,大大节约成本。

■ 没有捷径可走

在一个个外中控屏里调试出产品

谈及研发经历,冉龙波完美地诠释了何为“专注+深耕”。

回望整个学生时代,冉龙波一边在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一路深造保送读博,一边在车联网行业一家上市公司工作。2014年,刚刚博士毕业的冉龙波应华科同学邀请,十几个人创业成立卡比特公司。

当时的卡比特办公室还设在华中科技大学对面小区的一个三居室。仅过了3个月,公司就积累了10万用户。投资方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祎看到公司环境后感慨:“马云当年也是在小房子里干出了大事业。”

冉龙波发现,当年的车联网系统都通过内置移动通信模块的模式实现通信,不仅硬件价格上去了,通信费也不低。同时,车联网服务费也很高,车厂和用户都难以接受。

他坚信外中控屏与手机的互联可以突破这一问题。秉持着这份执着,冉龙波带领卡比特在车联网江湖中闯荡。

与业内同行相比,“亿连”的竞争力在于兼容性,不管是苹果还是安卓系统,不管是什么型号,手机拿过来就能使用。“这件事我们坚持了8年。”他说。

卡比特公司有一个专门的仓库承载了这段回忆,房间里的陈列柜摆满了各种型号的外中控屏。“手机汽车互联不是简单的网络连接,每个中控屏厂商的机器和成百上千的手机都要一个一个进行适配,没有捷径可走。”直到现在,记者还看到许多员工在测试软件与外中控屏的适配度。

曾经“三室一厅民宅、16位员工、1个产品、3—5个客户”的小企业,如今其产品覆盖全球50多个车厂,累计有5000万—6000万预装量,被应用于长城、吉利、比亚迪等多家车厂。

■ 让中控屏和仪表合二为一

挑战两轮车新领域

在汽车领域成功之后,冉龙波带领团队继续挑战新领域。经过几年的努力,卡比特孵化了一个新公司——云片松,专攻两轮车的高端仪表,提供软硬件一体解决方案。“我们发现两轮车的仪表智能化水平低,很多中高端摩托车追求酷炫、功能强大,又要成本低,因此可以把手机和外中控屏互联技术融进来解决这个矛盾。”

据介绍,去年云片松营收不到300万元,今年至今已增至2000万元左右。下一步,云片松将继续研发高端互联仪表,从两轮车到四轮车不断迈进。“我们最终的目标,是通过手机互联优化智能座舱的体验,让中控屏和仪表合二为一。”

新产品已经和春风动力、光阳摩托、龙嘉摩托等十多个摩托车厂建立合作关系,发展势头迅猛。冉龙波透露,车联网智能摩托头盔等新产品已经提上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