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废堆场变生态江滩 长江武惠堤覆绿再生

来源:长江日报 发布日期:2020-09-26 06:43
【 打印 】 【 扫一扫 】
【 字体:  】


昔日占地160余亩的固体废弃物堆场已经不见踪影,如今变成了生态江滩。9月24日,长江日报记者在青山区(化工区)武惠堤新集码头看到“改废为绿”的新滩地。

9时30分,新集码头附近,沿江马路两旁大片大片的草坪上,五颜六色的花朵随风飘摇。远处新栽种了十几棵树苗,白鹭在天上翱翔。

路边一块大大的警示牌上写着:“禁止在滩地、岸坡堆放固体废弃物和其他污染物。”一点也看不出,这里曾是固体废弃物的堆场。

武惠堤外滩地及民垸原为村级集体用地,村民将滩地、民垸出租给企业和个体户。因靠近武钢、港口码头,运输方便,久而久之,这块区域成为矿渣、高炉尘泥等固体废弃物的堆放点,废弃物沿着江滩随意堆放。

2018年,生态环境部“清废行动2018”督察发现,武惠堤外滩地及民垸有6处存在工业矿渣、建筑垃圾、工业原煤违规堆放,提出了立即整改的要求。

青山区(化工区)立行立改,迅速组织清理各类固体废弃物和其他物料22余万吨,分别运往武钢金资公司废渣库、武钢北湖渣场和二次资源循环利用企业处置。区环保、水务、城管等多部门对违规的企业和个人进行执法处理,加强长江滩地及民垸管理,辖区内单位和个人不得再随意堆放固体废弃物,从源头斩断侵占江滩的“魔手”。

随后,青山区(化工区)政府邀请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专家,对地下填埋的固体废弃物制定处置方案,确定采取多种方式实施原位治理,彻底清理固体废弃物。同时,区政府在武惠堤江滩及民垸全面实施生态覆绿,让江滩恢复自然生机。

2018年10月到2019年12月,共生态覆绿67万平方米,种植狗牙根、紫花地丁、蒲公英等多种景观植物,祛除了长江滩地及民垸的历史疤痕,换上了“绿色的肌肤”。

新建4个地下水监测井,长期监测地下水水质,及时了解地下水变化,防范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

目前,新集码头附近每天有专人在滩地、岸坡巡查,持续地推进生态覆绿。

据了解,下一步将结合沿江湿地的建设,让武惠堤江滩兼顾防洪和生态功能。

昔日青山区(化工区)武惠堤固体废弃物堆场,如今变成了生态江滩。通讯员于海涛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