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
记者从武汉市医保局获悉
即日起,武汉市正式启动
2026年度城乡居民医保集中参保缴费
个人缴费标准为每人每年400元
集中缴费期截至2026年2月28日
符合资助参保规定的对象
由武汉市各区人民政府
相关部门统一组织参保登记
并按有关规定办理缴费手续
个人缴费标准未涨
财政补助继续增加
一直以来,城乡居民医保采用“财政补助为主,个人缴费为辅”的筹资模式。武汉市2026年度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标准不低于1100元/人,其中,个人缴费标准确定为400元。与上一年度相比,个人缴费标准未涨,财政补助增加标准不低于30元/人。
参加武汉市城乡居民医保以后,可按规定享受普通门诊、高血压/糖尿病“两病”门诊用药保障、门诊慢性特殊疾病保障、住院和大病保险等医保待遇。据介绍,当前,我市城乡居民医保住院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稳定在70%左右,大病保险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不低于60%。
参保无户籍限制
不同群体参保流程有区别
参加武汉市城乡居民医保不受户籍地和居住地限制,在职工医保制度范围外的其他居民,均可在武汉参加城乡居民医保。不同群体参保流程有所区分:
● 首次在武汉参保的居民:需要先办理参保登记手续,再进行缴费。线上可通过鄂汇办APP、“湖北医疗保障”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和湖北省政务服务网等线上渠道办理参保登记,也可以凭居民身份证前往本市任一辖区、街道政务服务窗口线下办理参保登记手续。
● 上年在武汉市外参保的居民:需要先办理上一年参保地医保“参保暂停”手续(不影响本年度12月31日前医保待遇享受),再办理武汉市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登记手续。在税务缴费端确认新年度是在武汉参保后,再完成缴费。
● 此前已在武汉市参保的居民:可直接按规定缴纳医保费,我市在校学生原则上由所在学校统一组织参保缴费。
● 新生儿:原则上出生后90日内按相关规定办理参保登记手续。新生儿拥有武汉市户籍或父母任意一方参加武汉基本医疗保险并按规定缴费,且符合待遇享受条件的,新生儿在我市参加居民医保时,免缴出生当年(出生之日起至出生当年12月31日)的参保费用。2025年12月31日前出生的新生儿,需在集中缴费期内缴纳2026年度城乡居民医保费。
线上线下均可办理
职工个账可帮近亲属代缴
目前,武汉市已开通线上线下多种渠道缴纳城乡居民医保费用。线上可通过鄂汇办APP、“鄂汇办”支付宝小程序、全国统一规范电子税务局(包括网页版和APP)等线上渠道缴费,也可前往本市税务服务大厅、协作银行(邮储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汉口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国银行、湖北银行)网点线下进行缴费。
此外,湖北省内职工医保参保人可使用个人账户余额为家庭成员代缴保费。今年起,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对象从直系亲属扩大至近亲属,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的城乡居民医保费均可使用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支付。
断保设待遇等待期
连续参保有保障
自2025年起,对城乡居民医保连续参保和基金零报销(即未使用过门诊、住院等任何医保报销)设置激励政策。同时,除新生儿等特殊群体外,对未在城乡居民医保集中征缴期内参保缴费或上一年度未参保缴费的人员,将设置参保后3个月固定待遇等待期。
今后,未连续参加居民医保的,每多断保1年,还将在固定待遇等待期基础上,再增加变动待遇等待期1个月。未连续参保的年限越多,待遇等待期将越长。待遇等待期间发生的医疗费用不能报销。
此外,未参加2025年度居民医保的参保人,即使在新一年度集中缴费期参保并缴纳我市2026年度居民医保费,仍会有3个月待遇等待期。在2025年底前补缴2025年度居民医保费,缴费后可减少2026年居民医保待遇等待期,且计入连续缴费年限。
编辑:宗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