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盛放引市民拾花,专家提醒:桂花虽好只可“远观”

来源:长江日报 发布日期:2025-11-05 18:50
【 打印 】 【 扫一扫 】
【 字体:  】

近日,连续多天天气晴好,武汉的桂花进入盛放期。不少市民专程到路边、公园的桂花树下捡拾掉落的桂花,自制桂花藕、桂花糕。公共场所的桂花真的可以食用吗?对此,专家提醒:有风险,最好不要采食!

沙湖公园的桂花树

11月15日中午,记者来到沙湖公园,看到不少市民带着孩子捡拾桂花树下的桂花。

“我把这些桂花拿回去洗干净、晒好,到时候做成糕点给孙子吃。”家住沙湖公园附近的市民陈女士表示,自己很爱桂花味,从公园捡回去的桂花除了自制食品外也用于做香囊。

市民陈女士给记者展示自己捡拾的桂花

记者在社交媒体上搜索关键词“捡桂花”,发现还有不少人在网上分享捡花经验。一位市民分享的用透明雨伞悬挂在桂花树上捡花的方法收获了很多点赞。

对此,沙湖公园管理处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单就捡花来说,只要市民文明赏花,不摇树、不折枝,捡拾地面上掉落的桂花是可以的,但需要提醒的是,公园里种植的都是打了农药的观赏桂花,不可食用。

一位市民分享的用透明雨伞悬挂在桂花树上捡花的方法收获了很多点赞

随后,记者就此问题联系到了市园林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董立坤,他表示,城市道路两旁及公共绿地中的桂花,实际上面临着多重污染风险。这些桂花的花瓣上更可能含有汽车尾气沉积导致的铅、镉等重金属超标,以及养护过程中喷洒的杀虫剂残留。很多市民认为普通清洗、晾晒就能去除这些污染物,但常规的水洗仅能清除表面浮尘,对重金属渗透性污染和农药分子残留几乎无效。这类污染物进入人体后,可能引发肠胃不适。

董立坤表示,城市桂花的主要功能是景观绿化和生态调节,其生长环境与食用花卉有本质区别。建议市民不要采食路边或公园的桂花,若需食用应选择经过专业检测的食用品种,并通过正规渠道购买。

“捡拾桂花的过程也有一定风险。”武汉市第五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龚子龙提到,桂花浓郁的香气主要源于其含有的挥发性芳香物质,这些物质虽能带来嗅觉享受,但对鼻炎、哮喘患者及气味敏感人群并不“友好”,市民在赏桂的同时,也应根据自身健康状况做好科学防护。

编辑:赖俊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武汉市人民政府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