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1月8日电 (李玉华)第八届武汉设计双年展期间,来自英国、墨西哥、泰国、中国、日本等多个创意城市代表8日在武汉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数字技术等在提升文化创意全球竞争力中的作用,交流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优秀实践。

当日举行的202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计之都城市工作会议由武汉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主办。开幕式上,武汉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总规划师何梅在致辞中表示,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设计之都”,武汉正加快推动“设计+科技”“设计+制造”“设计+生活”的深度融合,以设计赋能城市创新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和民生品质提升。
主题分享环节,国际设计理事会前任主席大卫·格雷丝曼指出,AI能够极大提高设计效率、释放创意潜能,但科技的进步从来不会削弱设计的价值。设计不仅是商业手段,更是一种改善人类生活的社会力量。
来自西班牙ARQTEL BARCELONA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建筑师洛伦佐·巴里奥努埃沃分享了人工智能在建筑设计全流程中的应用。他表示,AI可实现方案生成、成本预测、能耗优化与安全监控等功能,大幅提升效率并助力绿色低碳目标的实现。但同时,AI应用也面临数据偏见、隐私泄露与伦理争议等风险,亟须建立完善的审核与责任机制,以确保技术应用的安全与可信。
江汉大学设计学院副院长王云龙在主旨报告中提出,人工智能正在重塑设计教育的边界与结构。高校应构建“AI+设计”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推动教师从“知识传授者”向“创造引导者”转型,培养具备批判思维与创新精神的新一代设计师。
在随后举行的创意城市案例分享环节,来自日本、新加坡、墨西哥等国家的代表展示了各具特色的设计创新实践。
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武汉兼具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科技创新活力,是全球创意城市网络中最具成长潜力的节点之一。武汉在生态文明建设、社区更新与设计教育方面的创新实践,正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中国样本”。
武汉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吴俊勤在总结发言中表示,第八届武汉设计双年展充分拓展了设计的边界,让城市成为展览馆、让市民成为参与者,推动设计融入社区、校园与生活日常。她强调,人工智能虽能借鉴人类成果,但设计的核心始终是人类智慧。政府将持续为设计创新搭建平台、完善机制,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推动“设计之都”建设深入人心。
编辑:熊展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