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长江日报 发布日期:2023-11-14 08:19
【 打印 】 【 扫一扫 】
【 字体:  】

绘着青花瓷花纹的纸盘、飞驰的中欧班列、身着当地瑰丽服饰的少女……这些都被初中生画了出来,展示在校园里。11月13日,武汉市天门墩中学开办“一带一路,一路生花”校园艺术作品展,共展出100余幅学生作品。师生在创作中感受“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多元文化,体会“一带一路”的成就和意义。

记者看到,这些作品有水彩、剪纸、书法、扇面画等多种形式,不仅有对丝绸之路交通场景的描绘,还有对“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风土人情、饮食文化、建筑等题材内容的展示。八(4)班学生肖梦指着她的作品向记者介绍,画面前半部分是一匹骆驼,后面是中欧班列。“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驼铃商队,打开中国与世界对话的大门,现在的‘钢铁驼队’中欧班列将更多‘中国制造’运送到各地,续写着丝路跨越千年的繁华。”八(2)班邹宇程用彩铅画了一幅《民族复兴》,画中的小女孩衣裙色彩缤纷,身后开满五彩的花朵。“这象征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友谊之花绽放。”邹宇程说。

课间,天门墩中学美术老师何崇俭引导着同学们欣赏作品展。他告诉记者,上个月,老师给学生们讲了“青花瓷”美术专题,从颜色、花纹、材料等讲起,讲到远销海外的青花瓷器皿。“青花瓷作为纽带,不仅促进了东西方文明交流,也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共同进步。从古代的丝绸之路到现在的‘一带一路’,往来交流中有很多故事,孩子们听了都很感兴趣。”于是,学校向全校学生征集“一带一路”主题艺术作品,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一带一路”的认知。

看到自己的作品在校园里展出,肖梦很激动。为了画好这幅画作,她自己在网上看了很多“一带一路”相关的新闻和视频。“‘一带一路’上的风土人情让我着迷,各国之间的交流也让我感受到了多元文化的魅力,理解合作共赢的意义。”

“这些作品让我看到了孩子们的创造力,非常惊喜。”天门墩中学美术教师王瑞介绍,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从理念走向实践,从愿景化为现实,从经济领域合作扩展到国际交往各个方面。一场小小的校园作品展,能让学生深入了解“一带一路”历史和成就,用手中的画笔与时代同频共振,厚植家国情怀。后期,学校还将开办更多主题作品展,鼓励学生透过艺术看世界,提升艺术兴趣和欣赏能力。

编辑:聂杨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武汉市人民政府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