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根针插入疑似癌变部位,10秒就能检测细胞是良性还是恶性。7月15日,记者从武汉纺织大学获悉,该校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团队在无创肿瘤检测技术上实现突破。他们研发出一套基于生物电阻抗分析的智能检测系统,实现“10秒级检测、无痛近零创采样”,相关研究成果已获授权专利多项。
武汉纺织大学人工智能专业研究生周凡介绍,团队引入高精度微电极阵列和AI算法,用探针采集患处表面多频电信号变化,再由模型判断细胞组织是否存在肿瘤特征,力求做到早发现、低成本、少创伤。
据了解,研发团队长期从事医学信息方向研究。新系统的检测原理是一种生物阻抗谱方法,通过交流电阻抗技术,检测生物细胞的电导率和介电常数,并引入电介质物理模型的数值计算,获得细胞外液、细胞膜和细胞质的电学信息,由此来区分不同种类的细胞。
“通俗来说,就是将用于探测的细针插入患处,让正常细胞和癌细胞成为电阻,两种细胞电阻值不一样,测量出来的结果不一样,然后通过算法将它们区分开来。”周凡说。
据悉,该技术已通过企业与医疗机构多轮论证,团队与武汉多家三甲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已在甲状腺癌、乳腺癌、皮肤癌、肺癌等方面开展离体活检,准确率达到98%,未来将进一步开展临床肿瘤测试试验。
编辑:熊展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