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长江日报 发布日期:2025-07-18 08:21
【 打印 】 【 扫一扫 】
【 字体:  】

改造照明及空调系统、打造楼内光伏电站、建设能碳监测与管理系统……近日,长江日报记者从武汉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获悉,作为武汉市节能降碳主管部门,武汉市生态环境局率先探索,成为市直单位中首个进行能源托管的公共机构。

能源费用托管,即用能单位委托专业公司管理能源使用和费用支付的服务模式,通过专业化节能改造与管控运营,实现能耗精准调控,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并减少费用支出。

“过去,许多单位连能耗底数都摸不清,更谈不上精准调控。”武汉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坦言。

近年来,武汉市公共机构节能管理正在悄然转变。尽管成效显著,但建筑设施老化、节能技术滞后等问题仍制约着降碳空间。市生态环境局办公大楼楼龄18年,其空调、照明等系统能效水平滞后,导致能耗费用逐年递增。

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是国家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一环。近年来,武汉市开始探索能源费用托管模式,通过引入专业能源服务公司,对用能系统进行“诊断—改造—运维”全生命周期管理。

武汉市生态环境局依托政府采购平台,向市场购买服务,与武汉城发智慧能源有限公司签订能源费用托管服务合同。双方约定,由武汉城发智慧能源有限公司出资改造,10年托管期内,双方共同分享节能收益,并定期评估节能效果,适时调整优化方案,确保节能率达到20%以上。

据悉,此次托管项目将对市生态环境局办公大楼1300余盏系统能效严重滞后的传统灯具进行智能LED改造,还将增设风冷热泵机组和光伏电站等项目,预计明年初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

武汉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改造结束后,能通过能碳监测系统实时掌握能耗动态,及时调整运行策略,“这种‘管家式’服务让节能从‘被动应付’变为‘主动优化’”。

专业人士称,此次托管不仅标志着武汉市公共机构节能管理迈入智慧化、市场化新阶段,更为全市公共机构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鲜活样本。

编辑:胡之澜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武汉市人民政府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