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长江日报 发布日期:2025-08-04 10:18
【 打印 】 【 扫一扫 】
【 字体:  】

3日,武汉“小黄鹤观察团”与宜昌“三峡娃”儿童友好观察团,跨越长江的臂弯,共同在江城武汉开启了一场儿童友好观察行。武汉和宜昌同为湖北省首批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两地儿童在体验对话中,用安全、够得着的便利、被尊重等具体需求定义儿童友好,武汉“小黄鹤观察团”作为东道主,向宜昌“三峡娃”展示武汉市儿童友好建设成果。

宜昌“三峡娃”儿童友好观察团参观湖北省科技馆。 记者刘克取 摄

今年“六一”前夕,武汉市儿童友好城市IP形象和主题曲正式发布。武汉“小黄鹤观察团”团员黄依一上台介绍,儿童友好城市IP形象由“鹤小鸣”“江小科”“豚小宝”“汉小芝”组成,四个色彩鲜活的萌趣形象巧妙融合武汉历史底蕴、科创精神、生态关怀与市井温情,生动诠释了“一米视角看武汉”的独特内涵。其中,8岁的她最喜欢的是“汉小芝”,这个从热干面芝麻香气中跃然而出的灵动形象,不仅是城市美食文化的传播使者,更是陪伴他们感受家乡烟火气息、分享成长快乐的亲密伙伴。

据介绍,武汉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成效显著,市政府将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纳入2025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公布的全市民生实事中与儿童友好直接相关的有12项,占比达到31.6%。为了让孩子们玩得尽兴,我市今年上半年已建成东湖高新区豹澥湖公园一期、黄陂区南德游园、西北湖儿童乐园等儿童友好公园3处,全市累计建成儿童友好公园40余个,新增儿童游乐设施80余处。全市公园共设立母婴室91个,新改建儿童厕位69个、儿童洗手台91个。“武汉的小朋友很幸福,这里有很多儿童友好公园,叔叔阿姨对小朋友也很关心。”来自宜昌市实验小学的滕宇赫说,他在这里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当天,两地儿童共同前往文明一万年・智能社会体验馆和湖北省科技馆,并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建议。“武汉越来越懂我们了!”今年10岁的陈梓萌在参观文明一万年・智能社会体验馆时发现,她之前建议“将展馆内桌角改为圆弧形设计,或在尖锐处加装防撞海绵条”,如今已变成了现实。这个细节让她真切感受到城市对小市民意见的重视,特别是对儿童安全需求的细致考量。

武汉“小黄鹤观察团”参观湖北省科技馆。 记者刘克取 摄

“这里的体验项目非常丰富,就是没有什么休息的地方,地面和展台时不时就有人坐着躺着。要是能够设置提示牌,有工作人员提醒或者添加休息区就更好啦!”“希望增加一些展览介绍和原理分析,这样能看得更明白!”……湖北省科技馆积极回应两地观察员们的真诚建议,下一步,场馆将增设多处提示牌,欢迎更多小朋友们前来体验,在更舒适的环境里感受科学的魅力。

这场跨越城市的儿童友好观察行由武汉市妇女联合会、宜昌市妇女联合会、武汉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宜昌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联合精心组织,旨在通过搭建两地儿童交流互鉴的桥梁,拓展儿童参与城市治理的广度深度,携手共绘儿童友好未来。

编辑:宗夏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武汉市人民政府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