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长江日报 发布日期:2025-08-08 10:41
【 打印 】 【 扫一扫 】
【 字体:  】

3年前,新洲区环保志愿者协会工作人员周媛意外结缘江豚母子“一家三口”,后为最小的幼崽取名为“柳柳”。8月7日,周媛说,自己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能看到“一家三口”升级为“四口之家”。

周媛在江边观察江豚动态

7日10时许,周媛冒着小雨又来到长江双柳段观察江豚。她拿出望远镜仔细观察江面,任凭雨水打湿头发。“每次看江豚都有个习惯动作。”39岁的周媛笑着说,别人一般都是看江豚集中的区域,而自己第一时间总会观察一块较偏区域,因为这里就是江豚“柳柳”一家三口喜欢出没的地方。

周媛在江边观察江豚动态

2022年7月的一个上午,周媛在长江双柳向家地段观察江豚时,无意中发现两大一小三头江豚在远离“大部队”的区域活动,这引起了她的注意。

在后续观察中,她发现这三头江豚总是在远离族群的区域活动,从体型来看,应该是一头成年江豚带着两头幼崽,大江豚还会驱赶鱼群教其他两头江豚练习捕鱼技巧。

“这应该是母亲带着两个孩子。”多年观察、研究江豚的新洲区环保志愿者协会会长徐建利分析,江豚是一年繁殖一胎,小江豚出生后都是跟着母江豚生活,直到分离融入新的群体。同时,江豚有很强的领地意识,长时间固定出现的这三头江豚应该就是一家三口,母亲教孩子学习捕食技巧也符合江豚的习性。

周媛在江边观察江豚动态

发现这一家三口后,周媛感到很惊喜,她一口气给最小的江豚取了几个名字,协会的志愿者们一致选中了“柳柳”这个名字。“第一个柳指双柳,因为它们生活在这里;第二个柳谐音‘留’,我希望它们一家都能留下来。”周媛解释说,这个名字随着媒体的报道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

每次等待江豚出现,周媛和志愿者们至少要等2小时以上。一次,刚等到“柳柳”等江豚出现,天空就下起瓢泼大雨,她们就冒险将车开到江边,坐在驾驶室里观察,前后持续了4分钟。

“现在我们每次看江豚,第一眼都会看看‘柳柳’一家在不在。”45岁的志愿者王雪枝说,要是哪一次没看到,大家心里就像少了点什么。

3年来,周媛先后邂逅“柳柳”一家有60余次,拍下了30多段清晰的视频。她也亲眼见证“柳柳”的个头已与母亲相差不远,“现在我们就盼着看它们升级为四口之家”。

编辑:代婧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武汉市人民政府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