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长江日报 发布日期:2025-08-12 08:29
【 打印 】 【 扫一扫 】
【 字体:  】

8月11日,在东湖高新区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内的武汉朗毅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朗毅机器人)生产线上,技术人员全神贯注调试精密传感器。测试台上,一台搭载了最新量产“灵晴SR360”具身小脑模组的人形机器人,正流畅地完成行走、避障、抓取等一系列动作。

“这个模组可让人形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下,实现全自主移动和稳定避障。”公司创始人兼CEO杨鸿城向长江日报记者介绍道。

今年4月,凭借国内首项实现人形机器人灵活稳定导航避障的技术,朗毅机器人在全球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事中大放异彩。比赛结束后,参赛的五成机器人本体企业都成了朗毅机器人的客户。

如今,这家创立仅4年的光谷企业研发的机器人已占据国内自主移动人形机器人86%的市场份额,成为该领域的隐形冠军。

朗毅机器人的爆发式成长并非偶然。目前“出街”的人形机器人,大部分都是遥控器控制的,是执行了预编程动作程序。能不能丢掉遥控器,让人形机器人自由自在地跑马拉松?2020年,杨鸿城带领团队扎根光谷,将目标锁定在攻克人形机器人“无遥控器全自主移动”这一行业公认的“硬骨头”上。

创业初期,资金与技术的双重压力压在团队肩上。关键时刻,武汉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旗下武汉基金设立的英诺天使基金领投朗毅机器人天使轮融资。

“这笔资金就像一场及时雨,让我们敢于在柔性关节设计和运动控制算法等核心领域放手一搏。最终,我们填补了华中地区在具身智能核心部件上的技术空白。”杨鸿城坦言,这份关键支持让公司得以啃下技术“硬骨头”,为市场领先地位奠定了坚实基础。

朗毅机器人的崛起,是武汉加速布局机器人产业、打造创新生态链的一个缩影。今年初湖北“新春第一会”上,10款汉产人形机器人集体亮相;7月份第三届链博会上,武汉企业研发的售价55万元“光子”机器人完成全球首发……武汉机器人产业正从技术追赶迈向并跑、领跑的新阶段。

编辑:赖俊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武汉市人民政府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