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长江日报 发布日期:2025-08-14 08:25
【 打印 】 【 扫一扫 】
【 字体:  】

日前,武汉生态志愿者“疯羊”(网名),在黄陂西北部的云雾山景区发现一个武汉蝴蝶新记录种——波太玄灰蝶。

武汉第178种蝴蝶——波太玄灰蝶。 生态志愿者“疯羊” 摄

当时,他与朋友前往当地探寻鸟类和其他生物。他们顺着一条山沟往上走,沿途不断见到各种蝴蝶。爬上一块大石头后,他突然发现一只灰蝶停在一旁的灌木上,于是用手机抢拍了几张图片。

此前,武汉蝴蝶社群发布首个《武汉蝴蝶名录1.0》,共有6科175种蝴蝶落户江城。

今年以来,武汉生态志愿者“知风草”“江水无眠”“Maus”“七叶”(网名)等人,在黄陂北部连续发现乱云矍眼蝶、小锷弄蝶等新增蝶种。

乱云矍眼蝶。生态志愿者“江水无眠” 摄

小锷弄蝶。生态志愿者“Maus” 摄

经多位蝴蝶专家鉴定,“疯羊”发现的这种蝴蝶,是武汉新记录种——波太玄灰蝶。这意味着,波太玄灰蝶是武汉公开记录的第178种蝴蝶。

此前,武汉生态志愿者在黄陂、新洲等武汉北部山地,持续观察到中华虎凤蝶、金裳凤蝶等一批国家二级保护物种,武汉蝴蝶新纪录在这一区域不断刷新。

中华虎凤蝶。生态志愿者“倾云流霭” 摄

8月13日,武汉市园林科学研究院植物保护所助理研究员毛润萍博士介绍,根据持续监测、对比往年数据,今年在上述地区多次发现难得一见的国家二级保护物种中华虎凤蝶和金裳凤蝶,珍稀的齿翅娆灰蝶、冰清绢蝶;还有列入《武汉蝴蝶名录1.0》,但较少见到“真容”的河伯锷弄蝶、青斑蝶、金斑蛱蝶、竹长标弄蝶和白斑赭弄蝶。

金裳凤蝶。生态志愿者“知风草” 摄

今年以来,生态志愿者“知风草”在黄陂北部山地记录到78种蝴蝶。据他介绍,黄陂区素山寺、江夏区青龙山、洪山区白浒山,堪称武汉的三大“蝶谷”。中心城区的九峰山、马鞍山、蛇山、武汉植物园、一些高校校园以及城区的众多公园、湿地,就是一个个小微“蝶谷”。

蓝燕灰蝶。生态志愿者“乌鸫” 摄

目前武汉仍处于蝴蝶盛发期,随处都有蝶舞蹁跹,吸引很多中小学生和自然生态爱好者。观蝶,成为武汉市民又一休闲游学新玩法。

千姿百态的蝴蝶,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角色和环境指示物种。蝴蝶的分布和数量,关乎一个地方的生态平衡、气候变化以及生物多样性状况。蝴蝶扇动翅膀,引发诸多“蝴蝶效应”。

毛润萍博士认为,这些新蝶种不断被发现,证明武汉生态持续稳定向好,多年的生态保护初见成效。

编辑:王冲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武汉市人民政府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