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长江日报 发布日期:2025-08-28 08:57
【 打印 】 【 扫一扫 】
【 字体:  】

清晨的墨水湖北岸,羽毛球馆内已响起清脆的击球声,崭新的轮滑场上掠过少年们矫健的身影——桃花岛体育公园近日开始试运营。这片曾堆满垃圾杂物的闲置地块,如今蝶变为集羽毛球馆、乒乓球馆、轮滑场、健身步道和生态休闲区于一体的综合性运动公园,预计8月底全面开放,惠及周边约5万居民。

桃花岛体育公园的蝶变并非孤例。近年来,汉阳区因地制宜推进小微空间更新,在街头巷尾、社区周边的“边角地”“闲置地”上,一批口袋公园、体育设施和便民停车场相继落地。

在杨泗港国博大道立交桥下,曾经的荒废“灰空间”已变身为充满活力的向阳冰雪轮体育公园。樱花粉与海洋蓝涂装的桥柱下,国际标准滑板场、森林篮球场等错落分布,成为青少年运动打卡的新地标。“桥下‘冷角落’,成了孩子放学最爱来的地方。”带着孩子体验轮滑的王女士说道。

与此同时,一批兼具休闲与科普功能的主题公园悄然亮相。十升路旁,利用闲置绿地建成的燃气安全主题公园内,废旧轮胎被改造成卡通安全宣传摆件,黄蓝配色的科普装置吸引居民驻足;戈一园垃圾分类主题公园里,彩色回收桶化身休憩座椅,“四色跳格”地面游戏让环保知识融入日常。

武汉市中医医院汉阳院区对面,一块18亩的长期空置地块经硬化铺装、铺设透水砖后,变身为拥有165个车位的便民停车场。车位间点缀着绿植,300余米生态步道沿场而建,有效缓解了患者及家属的停车难题。

从堆满杂物的荒地到功能完善的体育公园,从荒芜桥洞到时尚运动空间,从杂乱边角到科普乐园——这些“见缝插针”式的更新,正让城市的“金角银边”真正成为居民家门口的“幸福角落”。据统计,2024年以来汉阳区已盘活利用闲置地块30多处,改造为运动场地、科普公园、停车场等便民设施,提升居民生活便利度。

编辑:胡之澜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武汉市人民政府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