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长江日报 发布日期:2025-09-01 08:36
【 打印 】 【 扫一扫 】
【 字体: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为目标”。

今年以来,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实施“干部素质提升年”为抓手,深刻把握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目标定位,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支点建设,提升素质能力水平,通过“政治铸魂、专业赋能、实践砺兵”努力打造出一支善作善成的住更铁军。

多措并举闯新路 房地产转型焕新机

“这房子得房率超100%,很多面积都赠送,终于不用再为公摊发愁了!”8月9日,汉阳·澍项目开盘现场,购房者王女士激动地说。这个“好房子”项目两小时售罄186套房源,再现“日光盘”盛景。

今年以来,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干部职工努力重构房地产发展逻辑,为市场发展闯新路。在稳市场方面,多措并举,出台“汉九条”,举办购房节等促销活动,推出25个“好房子”项目,有效释放需求。1-7月,商品房销售面积约1065.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9%,高于全省,好于全国,全市商品房去化周期由年初14.5个月好转至目前11.5个月。

除了稳市场,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干部职工还推动加快促转型。在武昌小刘家湾等项目中,他们探索城市存量更新提质中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在江汉“武汉·理想之地”等项目中,他们探索城市增量小区开发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以高标准建设“好房子”,高品质配置“好服务”。

绣花功夫促更新 历史街区焕新生

“没想到以前的破房子现在能成打卡地!”今年7月初,改造后的汉口历史风貌区延庆里街区重新亮相,非遗手作店主李师傅感慨道。这个由7栋特色里分联排建筑组成的文化地标,吸引多家非标准化商业店铺入驻,让老里分变得分外洋气。

推动城市更新,让历史街区焕发新的生机,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干部职工用足绣花功夫。

今年,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开展全市优秀历史建筑等文化资源摸底,推进青岛路等16片历史街区保护利用,加快大智门火车站等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干部们奔走在项目现场,推动完成10.35万平方米历史街区建筑改造腾退,还谋划启动了“汉口百年风华之路”“武昌千年黄鹤之路”“汉阳万载知音之路”3条历史文化游览轴线建设,彰显城市文化魅力。

在大力度推进城市更新行动上,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干部职工干字当头,迎难而上:修订完善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加快推进《武汉市城市更新条例》立法,研究起草《武汉市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实施意见》,搭建城市更新四梁八柱。危旧房改造、老旧小区厂区街区改造等更新任务有力推进,今年将完成2000年以前所有老旧小区改造。积极探索城市更新模式,启动实施以解放大道整治带动沿线城市更新三年行动,加快汉正街片区有机更新,盘活武钢北湖片等老旧厂区。

基建攻坚提能级 城市脉络更畅通

“这条南北大动脉的打通,凝聚着我们住更团队300多个日夜的攻坚。”8月18日,新武金堤路全线贯通,项目现场负责人金国栋指着车流如织的道路说道。

今年以来,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干部职工以“啃硬骨头”的决心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轨道交通12号线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武汉枢纽直通线配套快活岭路、军山新城北环线工程等9个重大项目新开工,17个在建重大项目计划年内建成;建成39条微循环道路,打通12条断头路,新增机动车停车泊位12.3万个,新增海绵城市35平方公里,新建综合管廊6.26公里,城市市政设施功能品质持续提升。

这些数字背后,是住更干部职工用“白+黑”“5+2”的工作常态,织就的城市运行“保障线”。

立足“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建设,从增量开发到存量提质,“武汉住更人”正以干部能力素质的提升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

编辑:宗夏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武汉市人民政府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