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馆内展出的黄鹤楼相关老物件。
用激光技术切割制成的微型黄鹤楼。
今年是黄鹤楼重建开放四十周年,黄鹤楼公园又添一处新景。首座集中展示黄鹤楼1800余年历史文化,以及重建开放以来发展成就的黄鹤楼文化展示馆,将于9月12日正式对外开放。
被誉为“天下江山第一楼”的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最初是军事瞭望楼。1800余年来,黄鹤楼历经战火洗礼、岁月更迭,屡毁屡建。1981年10月,黄鹤楼再次重建,1985年6月落成后,以崭新之姿屹立于长江之滨、蛇山之巅,成为武汉一座璀璨的文化地标。
9月11日上午,记者现场探访发现,黄鹤楼文化展示馆展陈脉络清晰,展品丰富,还采用了声光电技术增强游客观展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1500首诗词“浸染”黄鹤楼
黄鹤楼文化展示馆位于黄鹤楼公园东门游客服务中心,面积1700余平方米。该馆以“黄鹤归来”为主题,分为序厅和四大展区。
序厅讲述了毛泽东与黄鹤楼的三段故事;四大展区分别从历史、文化、建设和人民乐园的维度,以鹤为脉,引领游客深度了解黄鹤楼文化。
黄鹤楼因何得名,它如何从军事楼演变为观赏楼,经历过多少次“变脸”?游客可以带着这些疑问,入馆寻找答案。
古往今来,崔颢、李白等900多位诗词家,为黄鹤楼留下近1500首诗词。展馆内搭建的一条诗词走廊,用传统书法、多媒体技术等方式,串联起历代文人墨客为黄鹤楼书写的千古名篇,彰显“中华第一诗楼”的文化底蕴。
激光“巧雕”微型黄鹤楼
展示馆有一面展墙,展示了从民间收集的各种老照片、老物件。清代黄鹤楼的照片,黄鹤楼重建开放后市民与黄鹤楼的合影,带有黄鹤楼印记的门票、邮票、年画、座钟、陶罐、油印机等物件,让人深感黄鹤楼文化影响深远。
馆内展出了一件采用激光切割技术、用金属板制成的微型黄鹤楼,只有2指宽、3指高,厚度不足1毫米,堪称一件别致的艺术品。
记者采访得知,它是华工科技采用自主研发的激光设备切割而成,加工精度可达头发丝的1%。
欢迎你与AI“对诗”
展示馆内采用声光电技术,设置了三屏联动的多幕戏影厅、皮影戏舞台、曲艺讲坛、电子版古代黄鹤楼、AI联诗互动屏等多个沉浸式互动的场景,供游客体验感受各具特色的黄鹤楼文化。
在曲艺讲坛,记者拿起台上的耳机,可以听到艺术家表演的黄鹤楼题材戏曲、相声的原声。
宋、清两代“电子版黄鹤楼”,游客用手一触摸,即可360度旋转。AI联诗互动屏,你可以和AI对诗。
黄鹤楼公园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展示馆免费向游客开放,每天提供4场免费讲解,开放时间与黄鹤楼公园同步,全年不闭馆。游客先参观展示馆,感受黄鹤楼历史文脉,再从东门入园细品景点,一定会收获满满。
编辑:陈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