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首届聚合智能产业发展大会在光谷召开,聚焦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智能网联汽车等新质生产力“三大件”,推动产业融合与创新;次日,光谷人工智能产业园内举办AI创新应用专场活动,库伯特科技、理工数传等企业集中展示“AI+”多元场景;紧随9月19日举行的2025东湖国际人工智能高峰论坛,湖北人形机器人产业生态大会将于9月26日在光谷科技会展中心举行。
一系列高端会展的背后,是武汉人工智能产业的迅猛发展与深厚积淀。作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近3年来,武汉人工智能产业年均增速超过30%,2024年产业规模突破700亿元,集聚相关企业超1000家。目前,全市在用的10亿参数规模以上大模型超过60个,已形成覆盖基础层、技术层与应用层的全产业链体系。
据悉,截至目前,光谷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已超450亿元,汇聚企业超700家,覆盖从算力基础设施、大模型研发到场景应用的完整链条。作为武汉市首批认定的人工智能核心园区,光谷人工智能产业园已引进包括武汉人工智能产业园在内的12家人工智能龙头企业。
从全域看,武汉正在全面拥抱人工智能。在车谷,通过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已初步形成覆盖硬件、软件、算力、大模型等各链条、各环节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在硚口,汉江湾人工智能产业园上演“百日造园”,实现“开园即满园”。
在今年6月举行的2025福布斯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企业TOP50评选中,9家武汉企业登榜,居全国第四,仅次于上海、北京和深圳。这一成绩,充分彰显武汉在全国人工智能版图中的重要地位。有业内专家判断:“武汉正在加速崛起为人工智能产业的‘第四极’。”
编辑:赖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