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山东平原县阳光尚景小区居民赵女士打开房间暖气,温暖如约而至。“与往年不同,我们用上了地下热能,更环保了!”她兴奋地说道。当日,在汉央企中建铁投承建的平原县西部城区清洁热源替代工程EPC项目启动供热。
地热能,通过提取地下水或岩层热能,是一种具有资源量大、稳定性强、碳排放低等特点的可再生能源,近年来,在集中供暖中逐渐推广利用。
平原县西部城区此前长期依赖阳煤电厂燃煤供暖,存在能耗高、污染重、财政负担大等问题。使用地热能供暖能更好解决这些问题。
“启动供暖以来运行平稳,供暖稳定”,电话中,身处项目所在地的项目总工程师王启明告诉长江日报记者,平原县西部城区清洁热源替代工程EPC项目是中建三局承建的首个地热供暖工程,于去年10月开工。其选择中深层地热作为核心热源,建设两座地热能源站,配套23眼取水井、31眼回灌井,供热范围达202万平方米。项目覆盖49个居民小区,惠及20余万居民。
记者从施工图看到,地热能源站外观是一栋3层楼建筑,如同一座变电站。王启明说,这是该项目的“心脏”所在。能源站源源不断地将从深层地下抽取的地热水中的热量提取出来,用于集中供暖。
“只取热量,不浪费一滴地下水。”王启明说,早期的地热采暖项目,往往只注重热源的开采及热量提取,导致地热田水位逐年下降。而该项目最大亮点是采用了梯级利用技术,不仅实现能源效率最大化,还让地下水资源实现100%循环利用。项目以“直供换热+热泵提温”进行双级热能利用,通过将取自1500米深地热井中56℃的热水,经板式换热器直接为供暖系统提供基础热量后,38℃的尾水再通过水源热泵继续提取余热,最终将16℃尾水通过回灌井回到地下。
由于平原县地下热源较深,给钻井施工带来难度挑战。施工团队在前期会同地质部门通过挖掘勘探井,对地下地质进行全面分析后,制定科学施工方案,严格按图操作,钻深最深达地下1800米,全程顺利推进。
王启明介绍,项目投用后,相较于传统燃煤供暖,使用地热系统全生命周期成本降低30%,每年可节省财政补贴2000余万元。居民供暖费保持21元/平方米的合理水平。后期,项目将通过加装智慧调控设备,减少无效能耗,户均取暖成本将下降12%。
据悉,项目生态效益也很可观:项目替代燃煤供暖后,每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60吨、氮氧化物180吨,消除锅炉烟尘污染。每年减排二氧化碳8.6万吨,相当于种植48万棵树。
编辑:熊展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