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摆摊立规矩,汉阳门石榴花夜市“火”了

来源:长江日报 发布日期:2025-11-14 16:51
【 打印 】 【 扫一扫 】
【 字体:  】

11月13日傍晚,来自广东佛山的黄军皓、钟文浩两名小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到武汉旅游,途经户部巷石榴花夜市时,兴致盎然地体验了打气球游戏。近年来,这个夜市人气不断攀升。

秋高气爽,户部巷游客络绎不绝。

黄军皓的母亲向长江日报记者介绍,两个孩子是表兄弟关系,武汉近期天气晴好,一家人特地来户部巷游玩。只见黄军皓百发百中,一旁的气球摊主韩大红忙着补给气球。

记者在现场看到,汉阳门石榴花夜市位于武昌临江大道户部巷入口处,十辆造型别致的花车整齐排列,“老武汉铁板豆腐”“孝感米酒”“武汉樱花米糕”等美食与绘有“武昌十景”的花车相映成趣,吸引众多游客驻足品尝。夜市的名字来源于武汉民谣歌手冯翔《汉阳门花园》中的歌词“夏天石榴花”。

汉阳门石榴花夜市。

据记者了解,这些花车的经营者多为曾经的流动摊贩,韩大红便是其中之一。“过去我的摊位设在江边,虽然知道会影响市容,但一家四口的生计都要靠这个摊位维持。”韩大红坦言。

同样曾是流动摊贩的罗荣华现在经营着一家铁板豆腐摊。“过去推着小车在桥头堡附近摆摊,既影响交通又容易产生卫生问题。”罗荣华说,自从入驻石榴花夜市后,不仅生意趋于稳定,食品安全也有了保障。“管委会和社区给了很大支持,租金非常优惠,经营压力大大减轻。”

据悉,由于户部巷的超高人气,像韩大红、罗荣华这样的流动摊贩不在少数。此前,占道经营带来的交通拥堵、环境卫生等问题时有发生。为解决这一难题,武昌城管、中华路街道办事处、户部巷管委会及社区多方联动,深入调研辖区流动摊贩的家庭状况,积极探寻党建引领“夜市经济”发展的新路径。通过为困难摊主建立档案,专门设立“汉阳门石榴花夜市”,为商贩立下规矩,规范经营,既解决了部分居民的生计问题,也提升了街区环境品质。两年多来,户部巷的环境面貌日益提升。

汉阳门石榴花夜市打气球摊吸引放秋假的外地小学生。

随着武汉旅游热度持续攀升,户部巷的客流量日益增长。记者在主街走访时注意到,每家外摆摊位前都安装了一块黄色挡板。据户部巷管委会负责人介绍,这是为规范经营秩序而设置的“一米限位器”。通过统一规范摊位外摆距离,既避免了摊主之间的恶性竞争,又为游客预留了充足的通行空间。此外,街区除了设有4座公共厕所,还协调17家大型商户在节假日期间对外开放厕所方便游客。

户部巷日均接待游客超3万人次,常住人口约6200人,区域内集聚了300余家商户。中华路街道办事处负责人表示,户部巷特色街区综合党委和商户自治委员会两大组织保障,联合街办、社区、执法部门、商户志愿者等力量,形成诉求收集、多元议事、高效办理、民主公约、动态评价的闭环。

编辑:冯瀚莹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武汉市人民政府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