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以大花山、青龙山、八分山“三山”为名的大青八户外运动村开门迎客。当日,2万多名市民和游客从这里出发,收获“一站式”户外社交新体验。离城市很近,离自然更近,全国户外新坐标为何是“大青八”?

窑炉比萨台前,家长带着孩子排起长队。
地铁直达西部电影“片场”
山野木屋间做“不忙的牛仔”
1845年,美国作家梭罗搬进瓦尔登湖畔的小木屋,在自然中寻找生活的答案。
今年28岁的登山爱好者小潘利用周末时间和“搭子”几乎爬遍武汉市内知名的山。“大青八户外运动村让我们在山脚下、湖畔也能留下一段休闲时光。”从武汉地铁7号线青龙山地铁小镇站出来后步行两分钟,一阵凉爽的风就将人们带入一部西部电影的画面中。沿着榆木栈道进入,23栋木屋依山势而建,空气中飘来松脂和泥土的香气。小石子铺就的小路高低起伏,一棵大树从屋顶伸出,花草景致没被刻意布置,一切都是荒野中自然生长的“粗糙感”。
“我们要做的不是千篇一律的户外基地,而是独一无二的体验。”大青八户外运动村经理娄珍贞介绍,运动村从建筑到员工装扮都在还原西部牛仔风格,打造沉浸式荒野美学空间。
山原燎牛牛肉餐厅的设计灵感来自电影《决斗犹马镇》。墙壁由石头堆砌,木质吧台粗犷,墙面挂着电影剧照。穿着墨绿衬衫、戴着牛仔帽的工作人员端着餐盘在眼前穿梭,恍如电影重现。
运动村的23栋木屋中藏着咖啡、烘焙、书屋、酒吧等多种业态,足以让人自在地漫游一天。特意穿上流苏牛仔外套和尖头皮靴的小桃戴着宽檐牛仔帽,在木拱桥和复古落地窗前不停地按下快门,“怎么拍都能出片”。

户外爱好者们跟随专业领队进行徒步活动。
牛肉主题菜肴充满自然味道
食客看得见餐品“诞生”过程
师傅将揉搓后的面饼放进烧得通红的窑炉。果木炭燃起温度500℃以上的明火,激出小麦原始的香气。在意式传统比萨的基础上,这里还融合武汉人的口味,加入烟熏牛肉以及各种辣味小料。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在比萨台前排起了长队。
户外爱好者偏爱优质蛋白,运动村处处可见以牛肉为“主角”的美食。中央厨房里,四眼灶火轻炖,新鲜现杀的黄牛肉在卤水中翻滚。烧烤架上,牛肉串渗出油脂。“仅半天时间,我们就卖出了半头牛。”厨房师傅介绍,牛肉从原料到成品都可以直接购买。食客透过玻璃窗就能看见餐品的“诞生”过程。
大青鲜集生鲜食材超市里陈列着村民种植的新鲜蔬菜、散养鸡蛋、江夏特色农产品等各类美味,以及西冷牛排、眼肉、牛小排等各类原料。食客购买后,师傅就可直接煎烤。
“市集零售打破了传统消费边界,在运动村所见即所得。”娄珍贞介绍,从生鲜食材、花卉绿植到餐饮厨具、运动装备,园区内几乎所有物品,游客都可当场购买或租赁带回家。

大青八户外运动村开业首日迎来超2万名市民游客。
8条徒步线路难度各异
满足亲子家庭、资深驴友不同需求
11月1日,今年45岁的户外爱好者云鹤参加了运动村每天举办的公益徒步活动。登山爱好者们身着各色冲锋衣,如画笔一般在青龙山中“画”出亮丽的一条线,蜿蜒着向上延伸。
运动村紧邻大花山、青龙山、八分山。“三山”之间均有绿道相连,基础设施完善。全长33公里的徒步线路在户外爱好者中十分出名。
“依托‘三山’自然资源,我们设计了8条以‘大青八’命名的难度各异的徒步线路,满足亲子家庭、资深驴友的不同需求。”娄珍贞介绍,市民通过微信小程序报名后,就能在每天上午9时跟随专业领队免费登山。
目前,运动村已推出露营、骑行、徒步、桨板等十余项户外运动。户外运动中心不仅陈列并销售各类骑行装备、提供维修服务,未来还将支持帐篷、炊具等设备的租赁和购买。
随着夜幕降临,这里又呈现出另一种面貌。中央广场上的篝火燃起,年轻人围坐欢歌。水塘边,打铁花匠人将温度达1600℃的铁水泼向夜空,化作漫天“星光”。
“江夏区拥有‘三山三水三分田’的天然禀赋。”深耕本地户外领域10年的一位王姓教练感慨地说,“过去,这些资源分散;如今,以大青八户外运动村为枢纽,我们能系统地规划线路,使游客一站式体验江夏之美。”融合“文、体、农、商、旅”,构建“户外运动、荒野美食、市集零售、演艺娱乐”四大核心集群的大青八户外运动村将成为户外爱好者的集散地,并以其为圆心将运动场景拓展至江夏区整片山水资源,带动江夏区文化旅游发展。
11月7日至9日,2025中国城市户外运动挑战赛系列活动将在江夏区大花山、青龙山、八分山环山绿道举行。作为主会场的大青八户外运动村将迎接市民和游客的到来。

运动村近一半面积是开阔的草坪,市民游客在此野餐、露营。
编辑:冯瀚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