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2009年成功创建成为国家节水型城市后,持续加大投入,补短板强优势,城市节水工作不断向纵深迈进,创建成果进一步巩固,2013年、2017、2022年三次均以较高的分数通过国家节水型城市复查。近十年武汉节水水平再上新台阶,2023年武汉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14年分别下降48%和40%;非常规水利用量由2.2亿立方米/年增长到4.65亿立方米/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93.9%。
全市年用水100万立方米以上的企事业单位中,有超过70%的单位获得省级节水型企业(单位)称号。总计创建节水型企业(单位)359家、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765家(含节水型高校48家)、节水型小区237个、节水示范家庭2930户。节水型企业、单位、小区覆盖率均优于国家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市政协办公厅、华润雪花啤酒(武汉)有限公司等8家单位和企业获得全国“水效领跑者”称号。
武汉在全国率先启动高校三年节水减排行动并圆满收官,全市高校用水量较三年前同比减少2000余万立方米,总体下降超过20%。通过实施节水减排宣教行动、节水基础治理行动、水效提升科技引领行动和管理机制创新行动,60所高校用水单耗优于省、市标准,48所高校先后建成省级节水型高校,节水型高校覆盖率达到60%。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力推行合同节水管理模式,人均年用水量从2016年的90立方米降低到2023年的40立方米左右,2023年获评湖北省首家“节水标杆高校”,2024年获评全国“水效领跑者”称号。
武汉节水科技馆、武汉科技馆、长江文明馆、横渡长江博物馆等展馆共同形成了水情宣教方阵,连续18年打造的“中小学节水主题班会平台”,累计有400多万人次中小学生参与,《节水微课堂》系列节水科普网课3次入选全国百部优秀科普微视频作品。武汉节水科技馆是全国第一个以节水为主题的科技馆,常年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获得过全国中小学节水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国家水情教育基地、国家科普教育基地等称号。年均接待观众参观7万人次,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武汉节水科技馆分为科普馆和体验馆,分别于2011年9月和2016年3月开馆,被命名为全国水情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节水教育社会实践基地、湖北省和武汉市科普教育基地。
武汉节水科技馆是全国第一家以节水为主题的科技馆,位于汉口江滩,张自忠路闸口旁,展馆面积约1400平方米,有57件各类展品,免费对外开放。节水科技馆始终突出节约用水主题,馆内70%展品以互动展项为主,从水知识、水环境、水技术、水文化四方面入手,大量采用模型演示、实物展示、虚拟现实、红外传感、动漫影像等现代化展览技术,全面介绍水的基本知识、水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以及各类节水产品和技术,参观者通过亲身体验、动手操作,更加直观地学习和了解现代节水技术手段,达到传授节水技术、引导节水行动的目的。
展馆坚持长期开展水情教育,注重多元化、常态化、品牌化,通过微信、电子书、馆刊、电视片等各种形式,展示节水成果、科普节水知识,不断拓展宣传平台。常年与教育、妇联、团委等部门合作,开展节水教育社会实践活动。连续多年精心打造的节水健康跑、节水文化进百校、节水实践、节水微课堂等活动,已成为展馆的文化品牌,得到社会各界积极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