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是武汉市标志性建筑,位于长江南岸的蛇山峰岭之上,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之称。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武汉三大名胜。唐代著名诗人崔颢在此题下《黄鹤楼》一诗,使它闻名遐迩。黄鹤楼楼外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一批辅助建筑,主楼周围还建有白云阁、象宝塔、碑廊、山门等建筑。
通车时间: 1957年10月 线路全长: 1670.4 米
设计速度:上层设计速度 100千米/小时 ,下层设计速度 160千米/小时
武汉长江大桥西起楚琴立交,东至中山路,上层桥面为双向四车道城市主干道,下层为双线铁轨。该桥连接汉阳区与武昌区,是连接京汉铁路和粤汉铁路的重要通道。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座公铁两用的长江大桥,也是武汉市重要的历史标志性建筑之一,素有“万里长江第一桥”的美誉。
1956年夏天,毛泽东来到武汉,第一次横渡长江,面对初现轮廓的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即兴写下《水调歌头·游泳》,诗中“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表达了对武汉长江大桥的由衷赞美。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景观台竣工,成为旅客赏长江、观望武汉长江大桥的最佳位置之一,同时其台设纪念碑一座,碑高6米,重20吨。
黄鹤楼是武汉市标志性建筑,位于长江南岸的蛇山峰岭之上,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之称。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武汉三大名胜。唐代著名诗人崔颢在此题下《黄鹤楼》一诗,使它闻名遐迩。黄鹤楼楼外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一批辅助建筑,主楼周围还建有白云阁、象宝塔、碑廊、山门等建筑。
千年武昌古城,曾拥有九座古城门,汉阳门便是其一。汉阳门原为武昌古城西边的一个水门,因为与汉阳隔江相望,所以得名“汉阳门”。如今,作为城门的汉阳门早已不存在,但位于此处的汉阳门花园,却变成了一处休闲乐园,是大学新生逛武汉、外地游客来武汉citywalk的绝佳选择。
龟山景区位于长江、汉水汇流处的西南一侧,有“山若巨鳌浮水上”之称,与武昌蛇山夹江对峙。龟山海拔90.02米,总面积35.33公顷。历史上,龟山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如今已成为有名的游览胜地,名胜古迹有大别山摩崖石刻、凝铁园、蝴蝶泉、鲁肃墓等;现代景观有拂云亭、桂月亭、鼎园、三国群英像、黄兴铜像、计谋殿、全景画馆、向警予烈士陵园等。
晴川阁景区(武汉大禹文化博物馆)位于汉阳龟山东麓的禹功矶上,与黄鹤楼隔江相望,是一座集文物古建与园林风景于一体的名胜古迹,于1986年10月正式开放。禹稷行宫、晴川阁、铁门关三大主体建筑和古牌楼、楚波亭、朝宗亭、禹碑亭等附属建筑组成武汉唯一一座临江而立的古建及仿古建筑群。
古琴台始建于北宋,为纪念楚国钟子期、俞伯牙而建,后屡毁屡建,但“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流传至今。据《吕氏春秋》、《列子》等记载,春秋战国时期,俞伯牙于古琴台偶遇钟子期,弹奏一曲《高山流水》,伯牙视子期为知音,并相约一年后重临此地。不料,一年后伯牙依约回来,却得知子期已经病故,伯牙悲痛之余,从此不复鼓琴。古琴台建筑群占地约15亩,除殿堂主建筑外,还有庭院、林园、花坛、茶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