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部署要求,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压紧压实法治政府建设责任。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法治政府建设,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严格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等会议研究法治政府建设工作20余次,并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2024年市《政府工作报告》进行部署。组织开展市委、市政府专题学法和全市法治讲座(培训、报告会)9200余场,制定全市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扎实开展领导干部述法,推动全市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全覆盖。将市直部门法治建设工作情况纳入政治巡察内容。压茬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组织完成省市法治建设“三方案”实地督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贯彻实施情况专项督察,首次编印《武汉法治政府报告(2023)》(白皮书),建立各区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反馈办理闭环机制。
(二)不断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紧扣推动“三个优势转化”、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武汉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等地方性法规草案6件,制定《武汉市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垂钓管理办法》等政府规章3件。推动出台中部地区首部智能网联汽车促进条例,促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武汉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开放总里程、牌照发放量居全国第一。统筹开展涉不平等对待企业、妨碍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等法规、规章政策专项清理,修改和废止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31件。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抽查、举报处理等机制,审查及清理政策措施530件、修改和废止33件。编制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汽车产业发展等重大行政决策39项,助推武汉入选国家首批“市域国家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规范化建设试点”“数据流通利用建设试点示范城市”“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让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共享“法治红利”。
(三)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聚焦以“武汉服务”为核心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制定《关于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2024-2026年)》,明确“任务书”“施工图”。在全省率先建立全市涉外法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设立武汉长江国际商事调解中心,以高水平涉外法治助力高能级对外开放。发布《武汉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豁免清单》,简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手续,缩减项目落地时间,持续优化工程建设领域营商环境。落实《聚力提升行政效能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实施方案》,在教育培训、养老机构、粮食安全等11个行业探索推行“一业一查”联合抽查,推出140余项“集成办”主题事项,市级实行告知承诺的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增至159项,公布“首违不罚、轻微免罚”271项事项清单。全省首创“汉乐登”一体化自助办终端,“跨域办”登记覆盖面扩大至4省19市。在全国率先推出消费品以旧换新配套支持措施。武汉公共服务质量总体满意度跃居全国城市第五。“城市运行管理平台建设”获评全国数字政府管理创新奖。
(四)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完善市、区、街三级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体系,市、区全部挂牌成立行政执法监督局。组织实施首轮全市街道综合执法赋权事项第三方评估和实地调研,持续深化街道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深入开展提升行政执法质量行动,制定并实施17项60条具体措施;开展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建立规范执法工作制度33个;随机抽检全市2023年度已办结行政执法案卷,合格率达98.5%,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进一步提升。
(五)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推进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全市村(居)法律顾问配备率达100%,提供线上线下法律服务22万余件,受理法律援助案件2万余件,为困难群众避免或者挽回经济损失7200余万元。开展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现场评议,强化监督问效,压实普法主体责任。进一步健全新时代调解工作机制,3766家人民调解委员会化解矛盾纠纷7.1万余件。市司法局、市法院、武汉铁路运输中级法院联合推出促进行政争议实质化解十项举措,超过80%的行政争议在行政复议环节实现“案结事了”。全市现发命案、枪案、“两抢”案件实现全破。在全国率先建成城市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平台,刑事警情同比下降14.9%。
(六)强化行政权力监督制约。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市政府系统办理市人大议案2件、代表建议399件,办理市政协建议案3件、提案665件。加强财会监督、统计监督、审计监督,实施审计项目69个,促进增收节支和挽回损失40余亿元。发挥政府层级监督纠错功能,全市受理行政复议案件7257件,办结行政执法监督案件840件,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问题线索42条。加大信息公开力度,规范各级政府网站“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及时、全面、准确发布法定主动公开信息。制定提升全市政府系统效能若干措施,对67件市委、市政府重要文件部署的工作任务、30项国家级改革发展重点事项实行分类管理、督办落实。
虽然我市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与新时代法治建设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期待相比仍有差距,主要表现在:柔性监管方式有待进一步完善,涉外法律服务供给有待进一步加强等。
二、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2025年,我市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力推进更高水平法治政府建设,为加快推动“三个优势转化”、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一)扎实开展验收评估。统筹组织全市“八五”普法规划和提升行政执法质量行动终期总结验收,落实落细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法治督察、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和公开等工作,开展法治政府建设情况评估,全面完成《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明确的各项任务。
(二)提升立法工作质效。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开展“小切口”立法及立法调研10件以上。深入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开展公平竞争审查能力提升行动,持续清理和废除妨碍公平竞争损害营商环境的政策措施。定期举办立法工作培训,提升立法工作队伍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用好基层立法联系点,深入听取群众对立法工作的意见建议,加强政府立法项目储备,努力使每一部法规、规章能及时回应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关切。
(三)全面推进规范执法。持续深化街道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科学动态调整赋权事项。制定文明执法规范指引、规范行政检查办法,完成全市行政执法管理与监督云平台二期建设。规范涉企执法、监管,全面推行涉企行政执法检查公开制度,开展涉企行政执法工作重点督查、罚款设定和实施情况监督检查。
(四)创新推进城市治理。一体推进平安建设、法治建设,加大智能化管理场景开发应用力度,完善涉企争议多元化解机制。持续推进武汉国际仲裁中心和武汉长江国际商事调解中心建设,积极打造中部地区涉外商事纠纷解决优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