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国务院、省政府办公厅有关通知要求编制。报告内容包括总体情况,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情况、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等。本报告所列数据来自全市编制发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的单位,统计期限自2020年1月1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止。如对本报告数据有疑问,请与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联系(地址:武汉市江岸区金桥大道117号,电话:027-65771685)。
一、总体情况
2020年,武汉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政务公开工作的安排部署,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紧紧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聚焦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着眼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及时回应群众关注、关切,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努力打造政务服务最优城市。
(一)持续推进主动公开
公开政策文件及解读。通过政策栏目集中公开本地区本部门规范性文件和其他应公开文件,采取文件与解读材料双向链接或开设政策解读专栏等方式,切实增进企业和群众对政策的理解和认同,有效推动政策措施落实落地。
公开机构职能信息。依法公开机关职能、机构设置、办公地址、办公时间、联系方式、负责人姓名等信息,部分部门进一步公开领导照片、简历、分工、活动等内容,全面展现权力配置情况。
公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信息。在《长江日报》整版发布《2019年统计公报》,全景展示了2019年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发表《坚定武汉经济长期向好的发展信心——经济数据解读》,加强正面解读,增强发展信心。编辑出版《2020---武汉统计概览》《2019年度统计年鉴》《2020年度统计年鉴》《武汉统计月报》《武汉市主要经济指标》《武汉城市对比资料》《统计手册》等统计产品,确保第一时间满足领导和公众对统计数据和资料的需求。
公开财政预决算信息。各预算部门法定时限内在市政府门户网站“财政资金”栏目公开部门预决算及“三公”经费预决算。2020年2月,武汉市克服疫情影响,集中公开了91家市直部门2020年预算、34类专项资金信息。
公开疫情防控信息。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新冠肺炎疫情相关信息,武汉市卫健委及时在门户网站开设“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坚决打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战”专题专栏,在首页增设“防控要闻”,根据疫情防控不同阶段发布信息,先后集中公布定点医院和床位信息、病例订正信息、每日疫情动态、每日核酸检测情况等。2020年度,门户网站共发布动态类信息2376条;其中,疫情相关动态信息1542条,疫情相关健康科普信息369条。
(二)稳妥做好依申请公开
借鉴江苏省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办理答复模板,结合武汉市实际情况,积极推进依申请公开答复工作规范化,畅通受理渠道,健全完善工作规范,明确接收、登记、办理、调查、答复等各个环节的工作标准和责任,答复形式严谨规范,增强答复内容的合法性、说理性和针对性,明确救济渠道的机关名称、地址、时限等信息,严格按照法定时限进行答复。
(三)切实加强公开平台建设
一是加快集约化建设。坚持把门户网站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第一平台”来建设,完成市政府门户网站、市政府各部门、各区政府等55家政府网站整体迁移及上线运行,实现市级政府网站信息资源库与省对接。完成互联网协议第六版改造,集约化平台将于年底完成等级保护改造,达到等级保护2.0标准要求。
二是规范栏目建设。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栏目设置相关要求,市、区政府和市政府各部门政府信息公开页面确保设置有“政策”“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法定主动公开内容”“政府信息公开年报”“政府网站公开报表”“地方部门平台链接”/“依申请公开”等7大一级栏目,并结合实际确保相关字栏目应有尽有。
二、行政机关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2020年,武汉市主动发布各类信息70万余条,解读材料1300余条;回应公众关注热点及重大舆情数量800余次。
第二十条第(一)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新制作数量 | 本年新公开数量 | 对外公开总数量 | |
规章 | 9 | 9 | 151 | |
规范性文件 | 1697 | 859 | 2654 | |
其它主动公开文件 | 7448 | 3597 | 19037 | |
第二十条第(五)项 | ||||
信息内容 | 上一年项目数量(2019年许可及服务事项数量) | 本年增/减 | 处理决定数量(2020年办件量) | |
行政许可 | 1362 | 407 | 2267548 | |
其他对外管理服务事项 | 4626 | -206 | 63095025 | |
第二十条第(六)项 | ||||
信息内容 | 上一年项目数量(2019年许可及服务事项数量) | 本年增/减 | 处理决定数量(2020年办件量) | |
行政处罚 | 2754 | -911 | 41801 | |
行政强制 | 187 | -19 | 25284 | |
第二十条第(八)项 | ||||
信息内容 | 上一年项目数量 | 本年增/减 | ||
行政事业性收费 | 74(市级37项+区级最多37项) | 1 | ||
第二十条第(九)项 | ||||
信息内容 | 采购项目数量 | 采购总金额 | ||
政府集中采购 | 26583 | 451466.21万元 |
表格中“规范性文件”统计范围为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决定、公告、通告、意见、通知,以及标题采用“规定”“办法”“细则”“规范”“规程”“规则”等字样的公文,“其他主动公开”文件含以本单位或本单位办公室名义正式签发的、除规范性文件以外的主动公开文件。“政府集中采购”按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武汉市2019-2020年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采购限额标准的通知》(武政办〔2018〕136号)中规定的政府集中采购目录范围予以统计。由于与2019年的统计范围略有差别,特此说明。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全市2020年度新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量3785件,上年结转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51件,本年共计办理3731件,结转下年度继续办理105件。
(本列数据的勾稽关系为:第一项加第二项之和,等于第三项加第四项之和) | 申请人情况 | ||||||||
自然人 | 法人或其他组织 | 总计 | |||||||
商业企业 | 科研机构 | 社会公益组织 | 法律服务机构 | 其他 | |||||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 3621 | 111 | 4 | 11 | 30 | 8 | 3785 | ||
二、上年结转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 49 | 2 | 0 | 0 | 0 | 0 | 51 | ||
三、本年度办理结果 | (一)予以公开 | 1552 | 40 | 4 | 4 | 19 | 3 | 1622 | |
(二)部分公开(区分处理的,只计这一情形,不计其他情形) | 346 | 15 | 0 | 2 | 8 | 2 | 373 | ||
(三)不予公开 | 1.属于国家秘密 | 6 | 0 | 0 | 1 | 0 | 0 | 7 | |
2.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公开 | 11 | 0 | 0 | 0 | 0 | 0 | 11 | ||
3.危及“三安全一稳定” | 6 | 0 | 0 | 0 | 0 | 0 | 6 | ||
4.保护第三方合法权益 | 28 | 0 | 0 | 0 | 1 | 0 | 29 | ||
5.属于三类内部事务信息 | 25 | 1 | 0 | 0 | 0 | 0 | 26 | ||
6.属于四类过程性信息 | 50 | 0 | 0 | 0 | 0 | 0 | 50 | ||
7.属于行政执法案卷 | 7 | 0 | 0 | 0 | 0 | 0 | 7 | ||
8.属于行政查询事项 | 46 | 3 | 0 | 0 | 1 | 0 | 50 | ||
(四)无法提供 | 1.本机关不掌握相关政府信息 | 1147 | 33 | 0 | 1 | 1 | 1 | 1183 | |
2.没有现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 87 | 6 | 0 | 0 | 0 | 0 | 93 | ||
3.补正后申请内容仍不明确 | 13 | 0 | 0 | 0 | 0 | 0 | 13 | ||
(五)不予处理 | 1.信访举报投诉类申请 | 73 | 3 | 0 | 0 | 0 | 1 | 77 | |
2.重复申请 | 62 | 1 | 0 | 0 | 0 | 0 | 63 | ||
3.要求提供公开出版物 | 3 | 0 | 0 | 0 | 0 | 0 | 3 | ||
4.无正当理由大量反复申请 | 1 | 0 | 0 | 0 | 0 | 0 | 1 | ||
5.要求行政机关确认或重新出具已获取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六)其他处理 | 107 | 7 | 0 | 3 | 0 | 0 | 117 | ||
(七)总计 | 3570 | 109 | 4 | 11 | 30 | 7 | 3731 | ||
四、结转下年度继续办理 | 100 | 4 | 0 | 0 | 0 | 1 | 105 |
四、因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被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情况
全市因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被申请行政复议236件、被提起行政诉讼233件。
行政复议 | 行政诉讼 | |||||||||||||
结果维持 | 结果纠正 | 其他结果 | 尚未审结 | 总计 | 未经复议直接起诉 | 复议后起诉 | ||||||||
结果维持 | 结果纠正 | 其他结果 | 尚未审结 | 总计 | 结果维持 | 结果纠正 | 其他结果 | 尚未审结 | 总计 | |||||
156 | 22 | 34 | 24 | 236 | 90 | 15 | 32 | 53 | 190 | 19 | 3 | 7 | 14 | 43 |
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情况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制与上级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人员队伍力量稍显薄弱;二是政策解读力度不够,形式还不够多样化;三是少数区和部门的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投入不足,公开平台内容有待补充完善。
(二)改进情况
将政务公开工作纳入政府绩效目标考核,把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五公开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围绕市、区政府门户网站和市政府各部门网站进行考核,推动各区各部门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意识进一步增强,做好公开平台与公开内容的融合;通过层层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培训工作,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业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一)《政务公开工作要点》落实情况
武汉市认真落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20年湖北省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一是以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为重点,加强政务信息管理。充分发挥门户网站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第一阵地的作用,开设政策栏目,公开各类政策文件,并通过专栏集中准确发布政府信息。二是以决策公开为重点,加强权力运行过程信息公开。市、区政府制定发布了本年度重大行政决策目录,各责任单位配合做好决策预公开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9〕54号),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武汉市各区对照国务院部门制定的26个试点领域标准指引,编制完成政务公开事项标准目录。三是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为帮助企业在疫情期间更好地了解相关惠企政策,有针对性地设置“武汉市应对疫情惠企政策汇编”、“武汉市应对疫情支持中小企业政策清单”等宣传栏(链接),通过政策汇编文件目录超链接、文件搜索等功能,提供交互性查询服务,有效地回应了企业关切;通过微信公众号“武汉经信”等政务新媒体,及时发布武汉市工业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5G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信息和政策,进一步方便用户获取信息。市农业农村局重点围绕农业抗疫生产保供、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武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创新中心建设、种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等工作,运用多种形式对政策进行解读,增强舆情风险防控意识,针对农业抗疫生产保供支持、农村乱占耕地违规建房、生猪生产供应等社会关注问题,开设专题板块进行信息公开,公开了46条政策解读和回应关切类信息,增强回应实效。为加速推进武汉疫后产业经济复苏,保障疫后供地信息公开,精准服务企业投资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围绕产业空间保障、加快项目落地的目标,为企业开发了集线上寻地、看地、评估、洽谈一体化的云平台——武汉“汉地云”。平台自上线运行以来,获得了来自全国33个省市及地区、海外9个国家的广泛关注,系统访问量达近10万次,用户数达到11000余人。成功助力首场云招商活动的顺利开展,协助智能制造、生物医药、金融保险、新能源汽车等69个项目签约,极大提升了武汉市土地招商信息的影响力和覆盖面,为武汉经济复苏提供有力支撑。
(二)建议提案办理公开情况
在武汉市“两会”闭幕的第一时间召开了市人民政府全体(扩大)会议,对全市议提案办理工作进行专题部署。各承办单位按照市人民政府统一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将议提案办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办理工作领导小组,认真落实“主要负责人重视、分管负责人牵头、综合处室协调、职能处室承办”的工作机制,层层压实责任;针对重要节点和关键环节展开调度和督办:有的单位按照交办培训月、会办答复月、集中督办月、主办答复月、跟踪督办月、考核总结月等节点,定期督办、动态推进。有的单位制订专项督办方案,做到周提醒、月调度、季讲评、年考核。有的单位适时召开调度推进会,确保办理进度。有的单位通过政务办公平台自动提醒、预警、督办,或编发办理工作通报,推动办理工作。
2020年,市政府系统共办理省、市议提案1245件。其中,全国人大代表建议2件、政协提案10件,省人大代表建议48件,省政协提案41件,市人大议案3件、代表建议429件,市政协建议案3件、提案709件,实现“办复率100%、见面率100%、满意和基本满意率95%以上”的办理工作目标。同时,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和省人民政府有关要求,及时公开议提案办理结果,全市共有810件议提案办理结果在相关门户网站予以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