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美术教师热衷“小巷烟火”墙绘,记录幸福生活与城市更新

来源:长江日报 发布日期:2025-09-17 19:42
【 打印 】 【 扫一扫 】
【 字体:  】

9月16日下午5时许,夕阳余晖将荣华街道集贤三路染成金黄色,退休美术教师易小阳手执画笔,一边观察路边一家水果摊,一边将店主收起遮阳棚的动作画下来。半年来,易小阳在硚口区荣华街道绘制120余处“小巷烟火”,用画笔记录百姓的幸福生活和城市更新。

老楼房装了新电梯

画笔记录老小区焕新颜

易小阳向记者介绍绘制幸乐社区彩绘墙的创作灵感。

16日下午,长江日报记者来到荣华街道幸乐社区,只见幸乐村10号的外墙上绘制了一幅反映居民生活的巨幅画卷,名为《旧城焕新颜》。

“胖嫂烧烤、逸菲鞋店,还有居民们平时喜欢坐在一起聊天的快乐驿站,最醒目的是去年新安装的电梯。”易小阳介绍,画卷上的每个人物、每个故事,都可以在社区找到原型。

记者注意到,正在快乐驿站坐着聊天的一位白发老奶奶和画卷中的一位老人特别像,询问之下,果然是她,“我住在荣华街60多年了,3个孩子都是在这里长大的。小区虽然老,但环境越变越好,没想到我也能上画卷,画得非常像”。老人名叫李家秀,今年88岁,住在幸乐村10号,她笑着告诉记者,自从去年安装了电梯,每天都可以下楼和邻居们聊聊天。

88岁的李家秀老人与“自己”同框。 

在易小阳的笔下,有辛勤的环卫工、忙碌的餐饮店老板,还有拖着行李前来“美食一条街”武胜西街品尝美食的游客,一幅幅“小巷烟火”跃然墙上。

一名环卫工人正在看自己的画像。

周鹏是一家牛杂面馆的老板,他的小店也被易小阳画了下来,“这一片有许多餐饮店,我觉得易老师画得特别好,展示了武胜西街的美食文化特色,吸引了不少市民和游客”。

走街串巷找绘画灵感

街坊们热情帮忙

今年68岁的易小阳,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雕塑专业,退休前是一名美术教师。多年前,因手绘汉阳区西大街风貌,绘就了绵延数百米的“墙面人物志”,引起广泛关注。

今年年初,易小阳受荣华街道邀请,将多家知名小吃生动绘于墙上。熊腊生热干面、月宫鸡冠饺、无名铁棚子豆皮……这幅长达10余米的美食主题墙绘突然“出圈”,成为荣华二路一道崭新的风景,为老街注入新活力。

谈起创作过程,易小阳连呼“过瘾”,“我一路走街串巷,蹲点小吃店门口仔细观察。排长队的、吃得香的,那种生活气息特别打动我。我就把这些鲜活的场景一一画上墙,让美好的瞬间永远留下来”。

荣华街道美食墙。

越画,灵感越多,易小阳一发不可收。半年来他骑着电动车,背着速写本,走遍荣华街道的背街小巷。这里的居民故事、历史人文都成为他笔下的素材。

在建国社区,沿着建乐路步行,两侧的墙面、石墩、电线杆到配电箱,易小阳的彩绘以城市变迁为主题。人们在这里既可以看到曾经的京汉铁路、玉带门火车站,也可以看到现在驰骋全国的“和谐号”高铁动车。

现代高铁仿佛穿过时光之门和老玉带门火车站相遇。

“街坊们都特别热情,有的帮我扶梯子,有的给我送水,大家就这样成了朋友。”提起绘画时街坊们提供的帮助,易小阳特别感动。

艺术之美化解城市治理难题

带动居民自治共管身边环境

“自从街道有了彩绘,环境都变得更好了,居民们更加爱护、更加珍惜周边的环境。”荣华街道公管办负责人汤蕾告诉记者,刚开始邀请易小阳创作美食墙绘,初衷是打造“便民生活圈”,根治“牛皮癣”问题。如今彩绘墙不仅减少了随意张贴小广告的现象,还成为热门打卡点,带动了街区人气。

易小阳介绍荣华街道彩绘墙其中一处“合影点”。

“更让我们欣喜的是,不少餐饮商户为了能够‘上榜’,开始主动改善店面环境,提升卫生水平。”汤蕾说,因此邀请易老师继续为街道更多小巷绘制精彩墙绘,截至目前墙体彩绘总面积近500平方米。

易小阳在集贤三路绘画。

幸乐社区原本有一处常年堆满建筑垃圾的角落,屡清不止,墙面还残留着一扇锈迹斑斑的作废铁门。易小阳略加思索,便有了灵感,将废门入画,画成一幅商店橱窗。街道还在这组墙绘下修建了几个小花坛,相映成趣,垃圾乱堆放问题也迎刃而解。

“当艺术浸润街巷,当居民、商家成为画中主角,城市管理便不再是冷硬的规训,而成为一场温暖人心的共同创作。”硚口区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荣华街道的这一创新举措,不仅以艺术之美化解了城市治理的难题,更在潜移默化中唤醒了居民“我爱我家”的情感认同,激发大家主动参与身边“微环境”的自治共管。这些墙绘不仅是艺术的展示,更成为连接人与人、人与城的情感纽带。

编辑:宗夏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武汉市人民政府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