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2023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着力推动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将有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促进价值链升级,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制造业韧性与活力。2023年8月,武汉入围第一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为持续推动武汉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2024年3月开始,武汉市常态化开展数字化转型试点企业申报。
什么是企业数字化转型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指企业利用数字技术,改造和升级其业务流程、产品服务和管理方式,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强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它不仅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业务模式和组织文化的变革。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好处
1.提高企业效率和竞争力
通过数字化工具和技术,企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业务流程,降低成本,从而更好地提高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2.提升企业的客户体验
数字化转型可以改善客户与企业的互动和体验。一方面,企业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来收集客户反馈、分析客户数据、优化产品设计等;另一方面,数字化转型还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个性化营销,从而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3.促进企业的业务创新和灵活性
通过引入新技术和数字化工具,企业可以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推出新产品和服务,适应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

  

4.帮助企业更好地利用数据来规划业务战略
数字化转型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利用数字化技术来收集、分析、挖掘数据,实现数据共享和协作,从而提高数据的价值和利用效率。
申报条件
01
02
03
04
05
06
07

申报企业必须是在武汉市行政区域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工业企业,且财务管理制度健全,具有部署实施项目的财务投资能力,并有健全的管理团队和人才队伍。

申报企业应满足《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文件中相关标准。

申报企业应属于光通信制造及激光设备制造、电气及其他高端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石油化工和新材料等8个行业内中小企业。对优质中小企业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予以优先考虑。

项目投入主要包括与数字化改造相关的软件、云服务支出,网关、路由等必要的数据采集传输设备支出。

申报企业未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严重失信主体名单提供的产品(服务)不属于国家禁止、限制或淘汰类,同时近三年未发生重大安全(含网络安全、数据安全)、质量、环境污染等事故以及偷漏税等违法违规行为。

申报企业应具有实际数字化转型需求。通过数字化转型能够实现降本、增效、提质、绿色、安全,相关转型经验具有示范带动和推广复制作用。

申报企业不属于获得中央财政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及被纳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开展财政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的通知》(工信厅联企业〔2022〕22号)中的数字化改造试点企业。

相关要求
01
入选企业应当接受诊断咨询服务(公益),与诊断咨询服务商充分沟通,协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取得实效。
02
当月申报试点企业数字化转型项目,应于次月底前启动,数字化改造周期原则上不超过10个月,且不晚于2025年10月底前完成。
03
入选企业无正当理由放弃数字化转型改造工作的,将不可享受有关试点支持政策。
申报流程
01
STEP
企业常态申报
符合条件的企业可在“武汉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填报企业相关信息,申报数字化转型试点项目,大型企业不可申报。
02
STEP
区域部门初审
各区经信部门对属地企业提交的申报资料、资格条件等进行初审,如区经信部门已掌握资料无法判断是否满足条件的,可要求申报企业报送相关材料至区经信部门,区经信部门初审无误后在系统中予以通过,并按照实际进度报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企业推荐汇总表
03
STEP
市级集中审核
市经信局于每周最后一个工作日,完成本周申报企业的资格复审,审核通过后即可进入诊断咨询阶段。
04
STEP
成功入选为试点企业后,可以在平台中选取诊断咨询服务商,享受免费诊断服务;
05
STEP
企业根据诊断报告实施数字化转型,当月申报试点企业数字化转型项目,应于次月底前启动,项目周期原则上不超过10个月,且不晚于2025年10月底前完成;
06
STEP
转型完成后,由市级经信部门组织第三方开展验收,验收通过后可享受相应奖补。补贴项目包括与数字化改造相关的软件、云服务支出,网关、路由等必要的数据采集传输设备支出。
支持标准
支持对象
补贴标准
试点企业开展诊断咨询
每完成一家试点企业诊断咨询服务,按照3万元标准分阶段给予补助,出具试点企业咨询报告,支付补助金额30%,试点企业改造完成后,达到二级及以上等级,支付补助金额的70%。
试点企业开展数字化改造
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的试点企业数字化改造完成后达到二级水平,改造支出金额30%给予,最高30万;达到三级以上,按照40%给予,最高40万。
开展数字化改造验收
遴选第三方机构对试点企业开展数字化改造验收,每完成一家试点企业验收,按照不高于1万元标准给予第三方机构补助。
打造典型、形成示范
遴选数字化转型典型示范试点企业,给予每家30万元奖励;遴选数字化转型示范服务商,给予每家30万元奖励;遴选“链式”转型典型场景或案例,给予每家“链主”企业60万元奖励。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水平
打造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创新中心,给予运营补助不高于1000万元。
对已获得中央财政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不再重复支持;已纳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开展财政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的通知》(工信厅联企业〔2022〕22号)中改造试点的中小企业不再重复支持。
联系咨询
东湖高新区
67880565
青山区
86862683
武汉经开区
84959659
洪山区
87374326
东西湖区
84959659
汉阳区
84468592
长江新区
85998697
江汉区
85580761
蔡甸区
69813727
江岸区
85320155
江夏区
81568003
武昌区
88936923
黄陂区
61109201
硚口区
83426465
新洲区
86921266
市经信局
85316835
小贴士
  • 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评测指标有哪些?

    《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评测指标(2024 年版)》延续 2022年版整体架构,从数字化基础、经营、管理、成效四个维度综合评估中小企业数字化发展水平,并对评测方式进行了调整优化,其中,数字化基础、管理和成效三个维度采用评分的方式确定等级,数字化经营部分用场景等级判定的方式确定等级。


  •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有哪些?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指南》从五个方面明确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

    一是开展数字化评估。中小企业需从数字化基础水平、企业经营管理现状、内外部转型资源等方面进行数字化评估,结合业务环节和管理环节的潜在转型价值,明确数字化转型优先级,切实提高转型效率。

    二是推进管理数字化。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构建与转型适配的组织架构和管理制度,加强数字化人才培训,深化跨部门沟通协作,提升企业管理精细化水平,优化企业经营管理决策。

    三是开展业务数字化。中小企业在开展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应充分应用订阅式服务、轻量化产品等降低转型成本。开展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仓储物流等业务环节转型,实施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发展基于数字化产品的增值服务。

    四是融入数字化生态。中小企业应积极对接产业链供应链核心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园区/产业集群等生态资源,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深化协作配套,利用共性技术平台开展协同创新。

    五是优化数字化实践。中小企业应从数字化水平和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评估数字化转型成效,根据现阶段资源禀赋和转型现状调整数字化转型策略,选用相应的数字化产品和服务,提升转型策略的适配性。


  •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工作思路是什么?

    根据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指南》,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工作思路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从易到难。中小企业需充分运用小型化、快速化、轻量化、精准化(“小快轻准”)的应用和订阅式服务,降低数字化转型门槛。优先推动数据资源采集和汇聚,再逐步挖掘数据价值。优先应用成熟的数字化产品服务满足基础共性需求和行业特性需求,同时逐步提升自身数字化能力,满足企业个性需求。

    二是由点到面。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投入资源有限,需明确数字化转型优先级,合理规划转型路径。可以优先从基础扎实、潜在价值高的环节切入,再逐步扩大数字化在业务环节和管理环节的覆盖范围,实现数据贯通和业务协同。

    三是长期迭代。数字化转型是渐进发展、螺旋上升的长期过程。中小企业应适时对转型进展和成效进行评估,因时因势优化转型策略,按照“评估-规划-实施-优化”的逻辑闭环,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久久为功。

    四是多方协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不能“单枪匹马”,需多方协同发力。中小企业需增强数字化转型意识和自身能力。数字化转型服务供给方应立足自身优势,提升产品服务质量。地方各级主管部门要做好政策引导和公共服务建设,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 工业和信息化部如何帮助中小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给人感觉摸不着、看不到,但实际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生产经营中,无处不在。所谓“卡脖子”可能和一些中小企业不熟悉、不了解、找不到或者用不起有关系。作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的职能部门,在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解决“卡脖子”问题方面,主要是“五个一批”:

    一是征集一批数字化服务商、优秀数字化产品和服务,进而促进资源对接和推广应用。

    二是总结推荐一批数字化赋能标杆中小企业和实践案例、典型经验,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三是组织一些系列活动,进一步在全社会营造氛围,进而提高中小企业数字化应用意识和能力。

    四是发动一批电商平台,助力中小企业降成本、拓市场、稳就业,进而帮助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我们最近注意到阿里巴巴、京东、猪八戒网等推出了一系列为中小企业创造便利的行动。

    五是开展一批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培训,以解决不熟悉、不了解的问题,提高小企业家这方面的素养和技能。工业和信息化部开通了“企业微课”,向企业提供公益免费培训,其中数字化应用课程占有相当比重。

    与此同时,工业和信息化部也鼓励地方加强政策激励,本着“企业出一点、服务商让一点、政府补一点”的思路帮助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 企业如何参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

    可通过“四个渠道”推荐产品和服务:除各地中小企业主管部门、相关行业协会组织推荐外,鼓励数字化服务商、有关企业自我推荐。

     材料报送:登陆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www.miit.gov.cn)—企业局子站“工作动态”栏目,从《中小企业局关于推动落实 <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 的通知》中下载附件、填报材料,发送到szhfn2020@163.com。

     特别说明:此项工作从征集推荐到评价公布等各环节都不收取费用。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