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武汉市数字贸易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通知》政策解读

来源:武汉市商务局 发布日期:2025-11-01 09:23
【 打印 】 【 扫一扫 】
【 字体:  】

一、背景依据

近年来,数字贸易成为国际贸易新趋势和推动全球贸易发展的重要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发展数字贸易,加快建设贸易强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积极应对贸易数字化、绿色化趋势,创新发展数字贸易。2024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数字贸易改革创新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首次对新形势下数字贸易发展作系统安排。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数字贸易发展。2024年2月,市委专题会议要求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数字贸易,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2025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创新外贸业态,积极发展服务贸易、绿色贸易、数字贸易。为贯彻落实《意见》精神,推动全市数字贸易改革创新发展,加快在支点建设中当好龙头,走在前列,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二、主要内容

《三年行动计划》包括总体要求、促进数字贸易重点领域创新发展、推进数字领域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加快数字贸易制度型开放、提升数字贸易治理水平、构建高质量发展支撑体系等六部分,共19项重点工作任务。

(一)总体要求。提出到2027年,数字贸易基础设施布局进一步完善,数字经济产业开放度进一步提升,基本建成引领中部、辐射全国、链接全球的数字贸易发展高地,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数字订购贸易年均增长30%,数字服务贸易规模年均增长10%,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贸易规模占我市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提高到47%以上。

(二)促进数字贸易重点领域创新发展。明确6项工作任务:一是提升数字订购贸易规模质量,深化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加强跨境电商生态培育。二是大力发展数字技术贸易,加快发展通信、物联网、云计算、智能驾驶、人工智能、区块链、地理信息等领域对外贸易。三是巩固提升数字产品贸易发展优势,推动网络直播、短视频、中长视频等开发生产,制定支持电子竞技产业发展政策,建设微短剧产业基地、数字音乐产业园、数字娱乐产业基地等产业园区。四是优化升级数字服务贸易,大力推动数字金融、在线教育、远程医疗、数字法务、数字物流等新兴领域创新发展,推动服务外包加快数字化转型。五是加强数字贸易主体引育,强化数字贸易头部企业引进,培育一批数字贸易特色企业园区。六是加快建设数字贸易新基建,构建城市超高速全光运力网络,推进算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运营。

(三)推进数字领域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包括3项工作任务:一是推进数字经济争先进位,做优做强光电子信息、软件产业等核心支柱产业,发展产业链数字化协同、数字商贸、智慧航运等赋能平台。二是打造数字商务生态体系,扩大高端研发设计、低碳技术等服务进口,支持直播电商、社交电商、跨境直播等业态创新发展。三是促进数字消费高质量发展,创建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城市,推动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规范健康发展。

(四)加快数字贸易制度型开放。包括3项工作任务:一是稳步推进数字领域市场准入,提高数字贸易领域外商投资企业投资运营便利化水平,推进电信服务及相关数字产业开放发展。二是有序促进数据跨境流动,研究制定数据分类分级制度或者负面清单,高标准建设全国数据流通利用建设试点示范城市。三是深化数字贸易国际合作,推进“丝路电商”国际合作,深化与东盟、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等数字贸易合作,布局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处。

(五)提升数字贸易治理水平。共4项工作任务:一是加强数字贸易国际规则对接,研究完善数字身份认证制度,开展数字身份互认试点及技术工具、保障标准等国际合作。二是积极推动数字贸易行业标准建设,支持企业和科研院所加强与国际国内标准化组织、学术机构和产业组织开展交流合作,主导或者参与数字贸易细分领域国际国内标准等制修订工作。三是加强数字领域安全治理和数字信任体系建设,对涉及平台安全、数据安全、个人隐私安全的数字技术领域加强综合监管,推动隐私保护计算国家试点任务落地。四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加快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知识产权服务出口基地建设,指导企业开展知识产权海外预警和纠纷应对。

(六)构建高质量发展支撑体系。一是加强统计监测,加强跨部门信息共享和数据交换。二是完善政策体系,加大对数字贸易重点项目支持力度,创新金融产品,进一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三是强化人才支撑,支持高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以及智库机构共建数字贸易人才培养基地,加快数字贸易专业化、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武汉市人民政府微信公众号